感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插图目录 | 第14-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55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α-环糊精和PEG | 第23-27页 |
·环糊精背景简介 | 第23-24页 |
·环糊精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 第24-26页 |
·环糊精与高分子的组装行为 | 第26-27页 |
·烟草花叶病毒 | 第27-30页 |
·烟草花叶病毒的背景介绍 | 第27-28页 |
·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 | 第28-29页 |
·烟草花叶病毒的组装 | 第29-30页 |
·原子力显微镜 | 第30-34页 |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 | 第30-31页 |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原子力显微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理论简介 | 第34-43页 |
·Flory-Huggins格子理论 | 第34-37页 |
·混合熵的计算 | 第34-36页 |
·混合焓的计算 | 第36-37页 |
·自治平均场理论 | 第37-43页 |
·配分函数和算符 | 第37-38页 |
·组分α自身的哈密顿算符及其分布函数 | 第38-39页 |
·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哈密顿算符 | 第39-40页 |
·Hubbard-Stratonovich变换 | 第40-41页 |
·鞍点近似和辅助场的引入 | 第41-42页 |
·变分的限制条件 | 第42-43页 |
·本文的组织思路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第二章 格子模型研究穿管现象 | 第55-77页 |
·背景介绍 | 第55-56页 |
·模型与理论推导 | 第56-69页 |
·无侧面结合能时高分子与环状分子的穿管-脱除平衡 | 第57-61页 |
·侧向结合能存在时溶液中纯分子环的堆叠分布 | 第61-64页 |
·没有高分子链时分子管的堆叠-解离平衡 | 第64-65页 |
·含侧面结合能时高分子与环状分子的穿管-脱除平衡 | 第65-67页 |
·交联为分子管后分子管与高分子链之间的穿管-脱除平衡 | 第67-69页 |
·结果与讨论——溶液中纯分子环的聚集度分布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第三章 自洽场研究接枝高分子链的针尖力谱行为及穿管拉伸力谱 | 第77-97页 |
·简介 | 第77-78页 |
·本章中所用模型描述 | 第78-80页 |
·实验描述 | 第80-82页 |
·试剂 | 第80-81页 |
·NHS-MPEG活性酯的制备 | 第81页 |
·原子力针尖修饰 | 第81-82页 |
·力谱曲线实验描述 | 第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92页 |
·接枝点位置的影响 | 第82-84页 |
·接枝链数目、链长和链节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能参数的影响 | 第84-87页 |
·耦合针尖与基板之间范德华作用后的力谱曲线 | 第87-88页 |
·基板与接枝链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88-89页 |
·自洽场模型研究高分子链与分子管穿管过程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四章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PEG穿管环糊精分子管的单分子力谱行为 | 第97-123页 |
·前言 | 第97-99页 |
·实验描述 | 第99-103页 |
·试剂 | 第99-100页 |
·α-环糊精分子管的合成 | 第100-101页 |
·MPEG活性酯的合成 | 第101页 |
·将PEG链接枝到AFM针尖上 | 第101-102页 |
·α-CDMT与PEG链穿管-脱除过程的力谱曲线测定 | 第102-103页 |
·理论与模型 | 第103-110页 |
·Gaussian模型 | 第105-107页 |
·Free Jointed Chain(FJC)模型 | 第107-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8页 |
·分子管的表征 | 第110-113页 |
·分子管形态的图像扫描 | 第110-112页 |
·分子管的UV表征 | 第112-113页 |
·拉伸实验的空白比较 | 第113-115页 |
·PEG链穿管环糊精分子管的力谱拉伸曲线 | 第115-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第五章 烟草花叶病毒的形态扫描及其RNA拉伸行为的模拟 | 第123-147页 |
·前言 | 第123-126页 |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组装 | 第123-125页 |
·聚电解质链和带电体复合体系的拉伸研究 | 第125-126页 |
·烟草花叶病毒的形态扫描 | 第126-132页 |
·实验描述 | 第126-12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126页 |
·样品制备 | 第126-1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7-132页 |
·溶液状态下的病毒 | 第127-129页 |
·盐酸剥离病毒蛋白外壳 | 第129-131页 |
·DMSO剥离病毒蛋白外壳 | 第131-132页 |
·Langevin动力学方法模拟RNA从病毒中拉出的力谱曲线 | 第132-140页 |
·理论模型 | 第132-1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40页 |
·圆柱上沿轴向的电势分布 | 第135-136页 |
·链与短柱面复合的拉伸力曲线行为 | 第136-138页 |
·链与短圆柱相接而成的长柱复合的拉伸力曲线行为 | 第138-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7页 |
第六章 向列型液晶与硬粒子两相体系的织态演化动力学研究 | 第147-161页 |
·引言 | 第147-148页 |
·理论和模型 | 第148-152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148页 |
·模拟中的离散化处理 | 第148-150页 |
·相列型液晶中的缺陷 | 第150-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58页 |
·偏光织态的演化动力学 | 第152-154页 |
·空间相关函数、相区特征长度和结构因子 | 第154-157页 |
·空间相关函数 | 第154-155页 |
·相区特征长度 | 第155-156页 |
·结构因子 | 第156-157页 |
·缺陷的湮灭 | 第157-158页 |
·讨论 | 第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1页 |
作者简历 | 第161页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61-162页 |
后记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