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换热器的研究
| 第1章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简介 | 第1-22页 |
| ·冷凝式热水锅炉 | 第11-14页 |
| ·冷凝式锅炉(热水器)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冷凝式锅炉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 ·冷凝式热水锅炉的结构形式 | 第13-14页 |
| ·燃气热水器的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 ·燃气热水器的发展模式 | 第14-15页 |
| ·热水器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 第15-16页 |
|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紧凑高效换热器的开发 | 第18-19页 |
| ·冷凝液成分和产生量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材料防腐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结构设计与能效分析 | 第22-36页 |
| ·冷凝换热器简介 | 第22-24页 |
| ·冷凝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第22-23页 |
| ·翅片管的流动和传热分析 | 第23-24页 |
| ·燃气热水器的结构设计 | 第24-27页 |
| ·倒置式燃气热水器 | 第24-25页 |
| ·烟气导流型冷凝式热水器 | 第25-27页 |
|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分析 | 第27-34页 |
| ·烟气成分及相关性质的计算 | 第28-30页 |
| ·空气过量系数对烟气露点温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热效率与排烟温度的关系 | 第32-34页 |
| ·空气过剩系数、排烟温度、热效率三者关系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冷凝式热水器样机性能研究 | 第36-49页 |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 ·试验台简介 | 第36-38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 ·翅片片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燃气二次压与热负荷的关系 | 第40-41页 |
| ·热水器热负荷与热效率的关系 | 第41-43页 |
| ·燃气二次压与烟气中CO含量的关系 | 第43-44页 |
| ·分级负荷对热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分级负荷对CO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测定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 | 第46-47页 |
| ·耐久性试验前后性能对比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冷凝换热器性能分析 | 第49-59页 |
| ·冷凝换热的研究现状 | 第49-53页 |
| ·纯蒸汽冷凝换热的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 ·含少量不凝气体的蒸汽凝结换热 | 第50-51页 |
| ·多组分混合气体受迫对流凝结换热 | 第51页 |
| ·伴随有水蒸气凝结的烟气对流换热 | 第51-53页 |
| ·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计算 | 第53-58页 |
| ·翅片管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建立 | 第53-55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冷凝式换热器的数值研究 | 第59-68页 |
| ·PHOENICS简介 | 第59页 |
| ·换热器的翅片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59-62页 |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 ·流动与换热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60-61页 |
| ·湍流的k-e模型 | 第61-62页 |
| ·计算过程处理 | 第62-63页 |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2页 |
| ·计算过程处理 | 第62-63页 |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3-67页 |
| ·翅片间的流动特性 | 第63-65页 |
| ·翅片的传热特性 | 第65-66页 |
| ·模拟与试验的对比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