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电子资料真实性审查判断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引言第10-14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第10-12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2-14页
第一章 电子资料的独立证据地位与界定第14-26页
   ·电子资料的独立证据地位是构建真实性审查判断体系的前提第14页
   ·电子资料法定证据地位的独立之争第14-22页
     ·电子资料法定证据地位的传统证据说第15-17页
       ·视听资料说第15-16页
       ·书证说第16页
       ·混合证据说第16-17页
       ·分门归类说第17页
     ·电子资料法定证据地位的独立证据说第17-18页
     ·从传统证据说的现实缺陷看独立证据说的可取之处第18-22页
   ·取代视听资料说与电子资料的重新界定第22-26页
     ·不可能的区分:电子资料与视听资料第22-23页
     ·名称之辩:在合二为一之后第23-26页
第二章 电子资料基于真实性审查判断的学理分类第26-35页
   ·电子资料学理分类的发展第26-28页
     ·电子资料学理分类的研究意义第26页
     ·现有电子资料学理分类概述第26-28页
       ·制式分类法第26-27页
       ·组成结构分类法第27页
       ·运行环境分类法第27页
       ·生成机制分类法第27-28页
       ·原生派生分类法第28页
   ·证明机制分类法:基于真实性审查判断的学理分类方法第28-31页
     ·证明机制分类法概述第28-29页
     ·电子文书及其特征第29页
     ·音像资料及其特征第29-30页
     ·系统记录及其特征第30-31页
   ·复合型电子资料的类型判别第31-35页
     ·常见复合型电子资料类型判别分析第31-33页
       ·电子邮件(E-mail)第31页
       ·即时网络通讯工具讯息第31-32页
       ·手机短信第32-33页
     ·复合型电子资料类型判别的基本原则第33-35页
       ·先拆分、再归类原则第33页
       ·完全拆分原则第33页
       ·法官自由判断、专家协助原则第33-35页
第三章 电子资料真实性审查判断的程序性划分第35-45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审查判断的程序定位问题第35-37页
   ·真实性与证据能力、证明力关系的基本分析第37-40页
     ·问题的提出第37页
     ·完全不真实的证据与不完全真实的证据:从实践入手的考察第37-39页
       ·完全不真实的证据第38页
       ·不完全真实的证据第38-39页
     ·真实性的构成要件与及其与证据能力、证明力的关系第39-40页
   ·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与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第40-45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的特征第40-43页
       ·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的特征第40-42页
       ·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与鉴证之比较第42-43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的特征第43-45页
第四章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第45-58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的原则第45-47页
     ·无歧视原则第45-46页
     ·适用规则优先、自由裁量为补充原则第46-47页
     ·单独审查判断原则第47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通用方法第47-52页
     ·双方当事人认可第47-48页
     ·公证第48页
     ·适格证人作证第48-51页
     ·电子签名认定第51-52页
   ·各类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专门方法第52-57页
     ·电子文书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方法第52-54页
     ·音像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方法第54-55页
       ·技术鉴定──说话人或行为人同一认定第54-55页
       ·辨识第55页
     ·系统记录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方法第55-57页
       ·业务系统记录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认定第55-57页
       ·非业务系统记录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认定第57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关联真实要件审查判断规则第57-58页
第五章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第58-68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原则第58-60页
     ·无歧视原则第58页
     ·参照规则为辅、自由判断为主原则第58-60页
     ·以单独审查判断为基础全面综合判断原则第60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技术基础与方法第60-67页
     ·电子文书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技术基础与方法第60-62页
       ·电子签名技术的可靠性分析第60-61页
       ·保障电子签名可靠性的外部条件的完善第61-62页
     ·音像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技术基础与方法第62-65页
       ·模拟音像资料内容真实程度检验鉴定技术的可靠性第62-63页
       ·数字音像资料内容真实程度检验鉴定技术的缺位与替代性检验方法第63-65页
     ·系统记录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技术基础与方法第65-67页
       ·系统记录的安全性分析第65-66页
       ·系统记录内容真实程度的替代性认定方法第66-67页
   ·电子资料真实性的内容真实要件审查判断参照规则第67-68页
结束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73-74页
声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白蚁预防药剂的土壤行为及污染潜能
下一篇:高烈度地区多层错层设计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