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入侵昆虫扩散的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1.入侵昆虫的扩散过程 | 第13-15页 |
·外来入侵昆虫的侵入路径 | 第13-14页 |
·有意引进 | 第13-14页 |
·无意引进 | 第14页 |
·扩展的主要途径 | 第14-15页 |
2.入侵昆虫扩散的分析方法 | 第15-19页 |
·经典线性模型分析法 | 第15-16页 |
·扩散模型分析法 | 第16-18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8-19页 |
3 入侵昆虫本地扩散过程与栖境质量的关系 | 第19页 |
4 稻水象甲传播扩散及其与栖境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稻水象甲传播扩散 | 第19-20页 |
·稻水象甲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 第20-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第2章 越冬代稻水象甲春季扩散分布及其相关栖境因子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试验地点 | 第22-23页 |
·调查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稻水象甲取食叶片数与栖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24-26页 |
·平均每样方有取食斑的叶片数与样方离越冬场所距离的回归分析 | 第26-28页 |
·含分类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28-30页 |
3.讨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田间稻水象甲一代成虫对多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取食 | 第32-4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地点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寄主植物和生育期对稻水象甲扩散选择性的影响 | 第34-42页 |
·每丛植物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长度 | 第34-37页 |
·每丛植物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个数 | 第37-39页 |
·不同植物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平均长度 | 第39-42页 |
3.讨论 | 第42-44页 |
第4章 寄主植物对田间稻水象甲一代成虫取食斑数量与长度关系的影响 | 第44-5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3.讨论 | 第51-52页 |
第5章 寄主植物种类对稻水象甲一代成虫扩散格局的影响 | 第52-6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3-63页 |
·植物不同丛序上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长度的变化 | 第53-56页 |
·植物不同丛序上稻水象甲取食斑总个数的变化 | 第56-59页 |
·寄主植物对每丛植物上稻水象甲取食斑平均长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稻水象甲在不同植物上的扩散速率 | 第62-63页 |
3.讨论 | 第63-65页 |
第6章 总结和讨论 | 第65-69页 |
1 越冬代稻水象甲春季扩散分布及其与栖境质量因子的关系 | 第65-66页 |
2 田间稻水象甲一代成虫对多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 第66页 |
3 寄主植物对田间稻水象甲一代成虫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关系的影响 | 第66页 |
4 寄主植物种类对稻水象甲一代成虫扩散格局的影响 | 第66-67页 |
5 研究结果的主要意义 | 第67页 |
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