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土地基盾构隧道高速列车动力响应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列车振动的产生机理及荷载模拟 | 第12-14页 |
| ·列车振动传播与隔减振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分析列车振动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 ·砂土振动液化和振陷的研究 | 第17-18页 |
| ·课题的工程背景 | 第18-19页 |
| ·现有的问题和待研究的方面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4页 |
| 第2章 列车荷载的确定方法 | 第24-35页 |
| ·列车振动荷载形成的机理 | 第24-27页 |
| ·轮对因素导致振动的机理 | 第24-26页 |
| ·轨道不平顺因素 | 第26-27页 |
| ·高速列车激振 | 第27-30页 |
| ·人工数定激励力 | 第28-29页 |
| ·列车—轨道系统模型 | 第29-30页 |
| ·无砟轨道高速列车振动荷载 | 第30-34页 |
|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模型 | 第31-33页 |
| ·动力荷载的确定和施加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流固耦合动力分析的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5-49页 |
| ·流固耦合分析基本理论 | 第35-40页 |
| ·饱和土动力固结理论 | 第35-36页 |
| ·流固耦合计算原理 | 第36-40页 |
| ·本构模型 | 第40-44页 |
|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 第41-42页 |
| ·Finn-Seed模式及Byrne模式 | 第42-44页 |
| ·动力分析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人工边界 | 第44-45页 |
| ·材料阻尼 | 第45页 |
| ·砂土液化机理及判别准则 | 第45-47页 |
| ·砂土液化机理 | 第45-46页 |
| ·判别准则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均匀地层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 | 第49-65页 |
| ·构建模型 | 第49-50页 |
| ·计算范围 | 第49页 |
| ·本构关系 | 第49-50页 |
| ·边界条件及阻尼参数 | 第50页 |
| ·地层位移及速度响应分析 | 第50-55页 |
| ·地层位移分布规律 | 第51-52页 |
| ·速度分布规律 | 第52-53页 |
| ·管片环位移变化规律 | 第53-55页 |
| ·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55-61页 |
| ·管片环位移时程分析 | 第56-58页 |
| ·地层位移响应分析 | 第58-61页 |
| ·地应力及孔隙水压力分析 | 第61-63页 |
| ·地应力响应分析 | 第61-62页 |
|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列车振动饱和砂土动力响应及长期振动特性 | 第65-96页 |
| ·构建模型 | 第65-67页 |
| ·本构模型 | 第65-66页 |
| ·计算范围 | 第66-67页 |
| ·边界条件及阻尼参数 | 第67页 |
| ·地层位移及速度响应分析 | 第67-75页 |
| ·地层位移分布规律 | 第68-70页 |
| ·速度分布规律 | 第70-72页 |
| ·管片环位移变化规律 | 第72-75页 |
| ·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75-81页 |
| ·管片环位移时程分析 | 第76-78页 |
| ·地层位移响应的分布规律 | 第78-81页 |
| ·地层应力及孔隙水压力分析 | 第81-87页 |
| ·地层应力响应分布规律 | 第81-82页 |
| ·地层孔隙水压力积聚及弥散规律 | 第82-86页 |
| ·地层孔压比变化规律分析 | 第86-87页 |
| ·列车重复作用下长期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87-92页 |
| ·管片位移时程分析 | 第88-89页 |
| ·管片位移时程分析 | 第89-92页 |
| ·列车重复作用下地层应力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第92-94页 |
| ·地层应力及响应规律分析 | 第92-93页 |
| ·地层孔隙水压力积聚及弥散规律 | 第93-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