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工程结构裂缝的一些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 ·国内外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现状 | 第10-11页 |
| ·现有裂缝控制技术及效果 | 第11-14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机理及温度应力、温度场理论 | 第16-31页 |
| ·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机理 | 第16-19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16页 |
| ·混凝土的收缩—湿度影响 | 第16-19页 |
| ·本部分小节 | 第19页 |
|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理论计算方法 | 第19-26页 |
| ·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 ·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对比 | 第20-21页 |
| ·不同基础条件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21页 |
| ·超长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应力公式 | 第21-26页 |
| ·温度场的计算理论 | 第26-30页 |
| ·结构中的温度场 | 第26-28页 |
| ·结构物中温度场的不稳定热传导 | 第28-29页 |
| ·季节温差、日照作用下温度场的计算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可呼吸方法解决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板的温度应力 | 第31-49页 |
| ·可呼吸方法介绍 | 第31-33页 |
| ·可呼吸结构的概念模型 | 第31页 |
| ·可呼吸结构的工作机理 | 第31-32页 |
| ·可呼吸结构体系的实现 | 第32-33页 |
| ·摩擦模拟处理 | 第33-34页 |
| ·水平摩擦阻力系数C_x | 第33页 |
| ·Ansys计算中摩擦力的施加 | 第33-34页 |
| ·某超长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 | 第34-47页 |
| ·计算单元介绍 | 第34-36页 |
| ·结构计算概况 | 第36-43页 |
| ·温度应力后续计算—设置滑动层 | 第43-44页 |
| ·应力位移随结构高度变化分析 | 第44-47页 |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预应力技术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 | 第49-64页 |
| ·超长结构施加预应力方法 | 第49-50页 |
| ·施加预应力的背景 | 第49页 |
|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 第49-50页 |
| ·ANSYS对预应力的处理 | 第50页 |
| ·对某超长框架结构施加预应力计算 | 第50-62页 |
| ·结构概况 | 第50-51页 |
| ·工况1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 ·工况2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 ·改变结构形式后计算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采用后浇带方法控制超长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第64-78页 |
| ·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 第64-65页 |
| ·带后浇缝的超长混凝土浇注过程仿真分析 | 第65-66页 |
| ·ANSYS对浇筑的处理 | 第65-66页 |
| ·单元生死法介绍 | 第66页 |
| ·后浇带模拟计算 | 第66-76页 |
| ·工程概括 | 第66-67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5页 |
| ·比较计算 | 第75-76页 |
|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