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
| 1 绪论 | 第1-1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装药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 第8-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2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机理 | 第18-31页 |
|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原因 | 第18-19页 |
|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形式 | 第19-23页 |
| ·爆破的内部作用 | 第19-20页 |
| ·爆破的外部作用 | 第20-21页 |
| ·爆破漏斗 | 第21页 |
| ·利文斯顿理论 | 第21-23页 |
| ·爆破时岩体中的应力状态 | 第23-27页 |
| ·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 第24页 |
| ·岩体中的动态应力场 | 第24-25页 |
|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 | 第25页 |
| ·粉碎圈和裂隙圈的计算 | 第25-27页 |
| ·岩体中的准静态应力场 | 第27-28页 |
| ·炸药与岩石的能量匹配关系 | 第28-30页 |
| ·阻抗匹配观点 | 第28-29页 |
| ·全过程匹配观点 | 第29页 |
| ·能量匹配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体裂隙扩展机理 | 第31-45页 |
| ·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 | 第31-33页 |
| ·岩石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33-34页 |
| ·岩石的动态断裂韧度 | 第33页 |
| ·应力强度因子在初始阶段的变化 | 第33-34页 |
| ·应力波的起裂作用 | 第34-37页 |
| ·爆生气体的扩缝作用 | 第37-39页 |
| ·裂纹的分岔 | 第39-40页 |
| ·裂隙的扩展速度 | 第40-42页 |
| ·爆破裂纹长度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4 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 第45-69页 |
| ·装药结构类型 | 第45-46页 |
| ·孔内药包位置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 第46-51页 |
| ·空气间隔理论 | 第47-48页 |
| ·底部和顶部空气间隔特点 | 第48-49页 |
| ·中部间隔特点 | 第49-51页 |
| ·装药不耦合系数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 第51-54页 |
| ·装药不耦合系数对孔壁冲击压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 ·不耦合系数与孔壁切向应力的关系 | 第52页 |
| ·不耦合系数与冲击波作用时间的关系 | 第52-54页 |
| ·不同耦合介质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参数比较 | 第56-65页 |
| ·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 第56-63页 |
| ·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时孔壁准静态压力 | 第63-65页 |
| ·炮孔内起爆药包的位置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爆生气体作用 | 第65页 |
| ·应力波作用 | 第65-66页 |
| ·质点运动方向和裂纹扩展方向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5 炮孔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试验 | 第69-86页 |
| ·压力测试试验 | 第69-75页 |
| ·动态电测法介绍 | 第69-70页 |
| ·试验系统 | 第70页 |
| ·爆破相似准则 | 第70-72页 |
| ·应变砖的制作 | 第72-74页 |
| ·模型制作 | 第74-75页 |
| ·压力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82页 |
| ·爆破块度试验 | 第82页 |
| ·爆破块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6 总结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