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组合调控模式的研究

第1章 引言第1-16页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1-15页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预测第11-13页
     ·转录调控网络的研究第13-15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出现频率高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识别算法研究第16-42页
   ·材料与方法第18-30页
     ·测试序列集第18-19页
     ·对照序列的选取第19-20页
     ·位置权重矩阵第20页
     ·矩阵相似度打分的计算第20-22页
     ·相似度分布的统计第22-23页
     ·对称矩阵的识别第23-25页
     ·对称矩阵相似度分布第25页
     ·识别出现频率高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第25-28页
     ·和已有预测算法结果的比较第28-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40页
     ·出现频率高的序列片段及其对应的转录因子第30-35页
     ·与MEME算法预测结果的比较第35-39页
     ·出现频率高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软件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真核生物组合调控模式的研究第42-77页
   ·本章引论第42-4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56页
     ·数据来源第44-45页
     ·基因表达谱预处理第45页
     ·转录模块活性的概率模型第45-47页
     ·用EM算法估计每个模块的参数第47-50页
     ·EM算法初始值的选取第50-51页
     ·模型的评估第51-52页
     ·转录模块活性的推导第52页
     ·不同模块间活性相似度的计算第52-53页
     ·基因的转录活性和motif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第53-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4页
     ·49个模块的模建结果与评估第56页
     ·不同模块活性的相似情况第56-58页
     ·基因转录活性与上游区motif的相关性第58-64页
   ·基于模型的模块搜索第64-73页
     ·根据ChiP-chip数据选定候选基因第65-66页
     ·搜索算法第66-67页
     ·搜索结果与讨论第67-73页
   ·小结第73-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致谢与声明第85-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披露研究
下一篇:从肾络癥瘕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