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与黑麦杂交单体附加系及自交后代的基因组与DNA甲基化的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第10-11页
   ·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第11-16页
     ·黑麦基因资源第11-12页
     ·黑麦基因向小麦中的转移第12-16页
   ·小麦外源种质的鉴定第16-19页
     ·形态学标记第16-17页
     ·细胞学标记第17页
     ·生化标记第17-18页
     ·原位杂交第18页
     ·分子标记第18-19页
   ·植物远缘杂交引起的基因组变化与甲基化变化第19-22页
     ·表观遗传变异第20页
     ·DNA甲基化第20页
     ·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4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34页
     ·C-分带第23-24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第24-25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25-26页
     ·引物的稀释第26页
     ·AFLP分析第26-31页
     ·MSAP分析第31-33页
     ·目的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48页
   ·单体附加系的细胞学鉴定第34-35页
   ·AFLP检测结果第35-41页
     ·DNA片段的连接与预扩增第35页
     ·选择性扩增第35-39页
     ·基因组结构变异位点分析第39-41页
   ·基因组MSAP检测结果第41-48页
     ·DNA片段的连接与预扩增第41页
     ·选择性扩增第41-42页
     ·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第42-45页
     ·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第45-46页
     ·基因组结构变异位点分析第46-48页
4. 讨论第48-51页
   ·AFLP和MSAP技术第48页
   ·单体附加系及后代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第48-50页
   ·单体附加系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分析第50页
   ·单体附加系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模式及位点分析第50-51页
5.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简单重复序列在小麦中的突变机制与抗病应用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2N与4N水稻杂交后胚乳发育观察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