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全球伦理运动 | 第9-16页 |
第一节 全球伦理运动的过程 | 第9-11页 |
第二节 全球伦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1-13页 |
第三节 全球伦理产生的宗教背景 | 第13-15页 |
第四节 全球伦理运动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全球伦理的内涵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全球伦理的提出与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一、全球伦理的提出与基本内容 | 第17页 |
二、全球伦理的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全球伦理的应对的三大关系原则 | 第20-21页 |
一、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 | 第20-21页 |
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 | 第21页 |
三、调整人自身关系的道德原则 | 第21页 |
第三节 全球伦理的几点特征 | 第21-23页 |
一、全球伦理是一种对话伦理或交流伦理 | 第22页 |
二、全球伦理是一种“底线伦理” | 第22页 |
三、全球伦理是一种伦理的共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从全球伦理运动看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在承认多元化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宗教间的对话 | 第23-26页 |
一、宗教多元化与极端化的趋势并存 | 第23-24页 |
二、全球伦理旨在消弭沖突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宗教日益世俗化 | 第26-29页 |
一、从封闭转为开放性,更加面向世界 | 第27-28页 |
二、从“天国”到“人世”,更加面向社会 | 第28-29页 |
三、从独白转向对话,更加面向现实 | 第29页 |
第三节 更加强调宗教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 第29-34页 |
一、什么是宗教伦理 | 第30-31页 |
二、宗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 第31-32页 |
三、以宗教伦理来回应全球危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加强对我国宗教的引导,促进与全球伦理运动对话 | 第34-52页 |
第一节 我国宗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34-39页 |
一、宗教的特点 | 第35-37页 |
二、宗教的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坚持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第39-44页 |
一、坚持党的宗教政策 | 第39-42页 |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促进我国宗教与全球宗教伦理运动对话 | 第44-52页 |
一、宗教之间的对话 | 第45-47页 |
二、人类宗教对话的发展 | 第47-50页 |
三、积极促进我国宗教与全球宗教伦理运动的对话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作者声明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