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简单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对简单性的批判性研究 | 第16-18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手段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手段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2 对简单性的基本分析 | 第19-25页 |
| ·对简单性基本含义的分析 | 第19-20页 |
| ·对简单性认识渊源的分析 | 第20-23页 |
| ·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 | 第20-22页 |
|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 | 第22-23页 |
| ·对简单性的错误认识的分析 | 第23-25页 |
| ·把简单性等同于简单化 | 第23-24页 |
| ·把简单性等同于还原性 | 第24-25页 |
| 3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经典案例分析 | 第25-33页 |
| ·理论源泉——“数学和谐性” | 第25-27页 |
| ·托勒密的理论 | 第27-28页 |
| ·哥白尼的理论 | 第28-29页 |
| ·开普勒的理论 | 第29-31页 |
| ·对案例中的简单性的分析 | 第31-33页 |
| 4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含义 | 第33-42页 |
| ·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和谐性为基础 | 第33-35页 |
| ·以理论体系自身的形式简单性为前提 | 第35-39页 |
| ·以科学理论创建过程中思维的经济性为保证 | 第39-42页 |
| 5 科学理论体系中简单性的判据 | 第42-50页 |
| ·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 第42-49页 |
| ·主体性判据 | 第42-44页 |
| ·客观性判据 | 第44-48页 |
| ·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 第48-49页 |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第49-50页 |
| 6 科学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简单性的重要作用 | 第50-55页 |
| ·简单性为科学假说提供可接受的标准 | 第50-51页 |
| ·简单性是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 | 第51-52页 |
| ·简单性是科学理论选择的标准 | 第52-53页 |
| ·简单性对科学家理论建构的激励作用 | 第53-55页 |
| 7 结语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