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公路隧道的发展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支护理论的进展 | 第14-16页 |
·支护技术的进展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地质特征及工程特性 | 第20-28页 |
·深埋隧道的含义及特点 | 第20-21页 |
·软岩的定义及分类 | 第21-22页 |
·软岩的力学属性及工程特性 | 第22-24页 |
·软岩的力学属性 | 第22-23页 |
·软岩的工程特性 | 第23-24页 |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及支护原则 | 第25-28页 |
·变形力学机制 | 第25-26页 |
·支护原则 | 第26-28页 |
3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现场量测 | 第28-58页 |
·概述 | 第28页 |
·现场量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 第28-33页 |
·隧道收敛位移量测 | 第29-30页 |
·隧道围岩内变形量测 | 第30-31页 |
·隧道锚杆轴向力测定 | 第31-32页 |
·隧道刚拱架荷载量测 | 第32-33页 |
·量测数据的处理 | 第33-38页 |
·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灰色DGM(2,1)模型预测 | 第35-38页 |
·工程概况 | 第38-40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38-39页 |
·隧道支护结构 | 第39-40页 |
·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概况 | 第40页 |
·量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 第40-56页 |
·量测结果及分析 | 第40-48页 |
·趋势预测与稳定性分析 | 第48-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原理 | 第58-72页 |
·概述 | 第58页 |
·初期支护作用机理 | 第58-60页 |
·喷射混凝土作用机理 | 第58-59页 |
·径向锚杆作用机理 | 第59页 |
·钢支撑作用机理 | 第59-60页 |
·钢筋网作用机理 | 第60页 |
·初期支护与软弱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 第60-70页 |
·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和洞壁变形的发展 | 第60-62页 |
·围岩参数与支护抗力对围岩塑性区及变形的影响 | 第62-65页 |
·初期支护的支护刚度与支护力 | 第65-67页 |
·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第72-88页 |
·概述 | 第72页 |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第72-77页 |
·有限元的基本方程 | 第72-73页 |
·屈服准则与屈服接近度 | 第73-75页 |
·流动法则 | 第75页 |
·岩土体无拉分析 | 第75-76页 |
·模拟原理与计算步骤 | 第76-77页 |
·计算模型与参数取值 | 第77-78页 |
·施工过程模拟 | 第78-7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9-87页 |
·应力释放率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80-83页 |
·锚杆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83-85页 |
·施工方法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8页 |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6-9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