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有效性研究
1 绪论 | 第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关于统计指标的评价 | 第9-11页 |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 第11-12页 |
·论述结构及方法 | 第12-14页 |
·结构:三个阶段 | 第12-13页 |
·方法:定性分析是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2 统计指标的构造过程及评价标准 | 第14-19页 |
·统计指标的构造过程 | 第14-16页 |
·统计指标的误差及评价标准 | 第16-19页 |
·统计指标的误差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统计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17-19页 |
3 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构造过程有效性分析 | 第19-38页 |
·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的概念推衍 | 第19-30页 |
·操作性定义的内部缺陷 | 第19-23页 |
·实际采用的操作性定义 | 第23-26页 |
·理论定义对测量目的和描述对象的偏离 | 第26-28页 |
·操作性定义对理论定义的偏离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页 |
·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0-38页 |
·计算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合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4 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测量过程有效性分析 | 第38-48页 |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原始数据生成的真实过程 | 第38-43页 |
·原始数据的生产流程 | 第38-41页 |
·原始数据的误差 | 第41-43页 |
·BARP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 第43-48页 |
·一个单项工程统计的真实结果 | 第44-45页 |
·BARP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 | 第45-4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8-56页 |
·结论 | 第48-51页 |
·指标构造过程的结论 | 第48-50页 |
·指标测量过程的结论 | 第50-51页 |
·全文的结论 | 第51页 |
·建议 | 第51-54页 |
·提高现有指标的有效性 | 第51-52页 |
·放弃现有指标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