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双PWM交流励磁系统的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交流励磁技术 | 第7页 |
·交流励磁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7-8页 |
·交流励磁技术的发展 | 第8-13页 |
·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 | 第8-9页 |
·控制策略的发展 | 第9-12页 |
·微控制器的广泛应用 | 第12-13页 |
·研究交流励磁技术的意义 | 第13-15页 |
·交流励磁电机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交流励磁系统的特点与实用意义 | 第14页 |
·ACEM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矢量变换控制的相关技术基础 | 第16-28页 |
·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交流励磁电机数学模型的特点 | 第16页 |
·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矢量变换调速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矢量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坐标变换 | 第20-21页 |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交流励磁电机模型 | 第21-22页 |
·电压空间矢量PWM技术 | 第22-25页 |
·PWM技术概述 | 第22页 |
·SVPWM控制原理 | 第22-24页 |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相关问题 | 第24-25页 |
·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25-27页 |
·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述 | 第25页 |
·TMS320F2812简介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系统描述 | 第28-43页 |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系统组成 | 第28页 |
·主电路结构选择与驱动电路设计 | 第28-33页 |
·主电路结构选择 | 第28-29页 |
·基于EXB841的驱动电路设计 | 第29-31页 |
·缓冲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限流启动电路 | 第32-33页 |
·DSP芯片接口电路 | 第33-35页 |
·硬件复位及监控电路 | 第33-34页 |
·时钟电路 | 第34页 |
·JTAG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反馈电路及接口 | 第35-36页 |
·电流、电压反馈检测接口电路 | 第35-36页 |
·速度反馈接口电路 | 第36页 |
·显示与键盘接口电路 | 第36-37页 |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故障检测与保护电路 | 第38-41页 |
·直流电压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 第38-39页 |
·过流检测电路 | 第39页 |
·过热检测电路 | 第39-40页 |
·缺相检测电路 | 第40页 |
·保护功能实现 | 第40-41页 |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第41-42页 |
·同步电路模块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控制算法与软件开发 | 第43-57页 |
·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 | 第43-45页 |
·电网侧变换器的PWM控制原理 | 第45-48页 |
·软件程序设计原则 | 第48页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48-50页 |
·软件流程图及各部分说明 | 第50-52页 |
·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程序 | 第50-51页 |
·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程序 | 第51-52页 |
·软件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第52-56页 |
·定点DSP的数制与预定标 | 第52页 |
·目标文件的链接 | 第52-53页 |
·数字PI调节器 | 第53-54页 |
·PWM的输出 | 第54-55页 |
·速度和位置检测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和波形分析 | 第57-65页 |
·七段式SVPWM仿真 | 第57-61页 |
·变速恒频系统性能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