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外文摘要 | 第3-2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20-23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3-46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分类 | 第24-26页 |
| ·醛类及其衍生物的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 第24-25页 |
| ·大环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 第25-26页 |
| ·多核稀土Schiff碱配合物 | 第26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6-28页 |
| ·直接合成法 | 第27页 |
| ·分步合成法 | 第27页 |
| ·模板合成法 | 第27页 |
| ·逐滴反应法 | 第27-28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 第28-38页 |
| ·水杨醛衍生物的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 第28-37页 |
| ·其它几种类型的Schiff碱稀土配合物 | 第37-38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第38-41页 |
| ·催化活性 | 第38-39页 |
| ·荧光性质 | 第39-40页 |
| ·生物活性 | 第40-41页 |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41-44页 |
|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简单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41-42页 |
| ·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简单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46-6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 ·溶剂的预处理 | 第46-47页 |
| ·四氢呋喃的预处理 | 第46-47页 |
| ·甲苯和正己烷的预处理 | 第47页 |
| ·化学试剂的配制 | 第47-50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7-49页 |
| ·元素分析 | 第49-50页 |
| ·无水卤化稀土的制备 | 第50-52页 |
| ·无水氯化稀土的制备 | 第50-51页 |
| ·无水SmCl_3·4THF、GdCl_3·4THF的制备 | 第51页 |
| ·无水溴化稀土的制备 | 第51-52页 |
| ·SmBr_3·4THF、GdBr_3·4THF的制备 | 第52页 |
| ·取代水杨醛的合成 | 第52-54页 |
| ·3,5-二叔丁基水杨醛(1b)的合成 | 第53-54页 |
| ·Schiff碱的合成 | 第54-59页 |
| ·H_2L_1的合成 | 第54-56页 |
| ·手性Schiff碱H_2L_3、H_2L_4的合成 | 第56-58页 |
| ·手性Schiff碱H_2L_5、H_2L_6的合成 | 第58-59页 |
|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第59-63页 |
| ·苯乙酮的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反应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8-92页 |
| ·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讨论 | 第68-73页 |
| ·手性Schiff碱配体的合成及性质讨论 | 第68-71页 |
| ·稀土配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其合成方法 | 第71-73页 |
| ·手性配体及稀土配合物的光谱分析 | 第73-85页 |
| ·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 | 第73-74页 |
| ·配合物的热分析 | 第74-76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6-79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79-81页 |
| ·配合物荧光光谱分析 | 第81-85页 |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催化条件的探索 | 第85-90页 |
| ·催化体系的组成 | 第85-87页 |
| ·碱的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87-88页 |
| ·不同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88-89页 |
| ·不同的稀土金属盐对反应及其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5页 |
| 附图 | 第105-137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