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长江铜鱼种群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8页
 1.1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1 有关铜鱼的研究概况第9-11页
  1.1.2 鱼类年龄和生长特性第11-12页
  1.1.3 资源量估算第12-13页
  1.1.4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3-16页
   1.1.4.1 鱼类线粒体 DNA结构与特点第14-15页
   1.1.4.2 线粒体 DNA在鱼类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年龄与生长第18-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2.1.1 标本的来源第18-19页
  2.1.2 材料及其处理第19页
   2.1.2.1 鳞片第19页
   2.1.2.2 耳石第19页
   2.1.2.3 脊椎骨第19页
  2.1.3 年龄鉴定与鳞径、轮径的确定第19页
  2.1.4 计算公式第19-20页
   2.1.4.1 鳞长与体长的关系第19-20页
   2.1.4.2 退算体长的确定第20页
   2.1.4.3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第20页
   2.1.4.4 生长指标、相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第20页
   2.1.4.5 生长方程第20页
  2.1.5 图片的摄制及数据的处理第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9页
  2.2.1 形态与年龄特征第20-22页
   2.2.1.1 鳞片第20-21页
   2.2.1.2 耳石第21-22页
   2.2.1.3 脊椎骨第22页
   2.2.1.4 三种年龄释读的比较第22页
  2.2.2 年轮的确认与测量第22-23页
  2.2.3 渔获物的体长与体重第23-25页
  2.2.4 各龄鱼体长和退算体长的比较第25-26页
  2.2.5 生长参数和生长方程第26-27页
  2.2.6 生长速度、加速度和生长拐点第27-29页
 2.3 讨论第29-31页
  2.3.1 样本的采集第29页
  2.3.2 年龄鉴定的准确性第29页
  2.3.3 生长退算第29-30页
  2.3.4 铜鱼的生长现状第30-31页
第三章 长江上游万州江段铜鱼资源量估算第31-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1.1 材料来源第31页
  3.1.2 体长股分析的应用原理第31-32页
  3.1.3 参数来源及数据处理第32页
 3.2 结果第32-38页
  3.2.1 年渔获量中铜鱼资源尾数第32页
  3.2.2 有关参数值第32-33页
  3.2.3 铜鱼资源量第33-38页
 3.3 讨论第38-40页
  3.3.1 关于体长股分析的应用分析第38页
  3.3.2 关于最大体长组开发率第38-40页
第四章 长江铜鱼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0-5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4.1.1 实验材料第40页
  4.1.2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第40-41页
   4.1.2.1 实验仪器第40-41页
   4.1.2.2 主要试剂第41页
  4.1.3 研究方法第41-43页
   4.1.3.1 DNA的提取与监测第41-42页
   4.1.3.2 PCR扩增第42-43页
   4.1.3.3 测序及数据分析第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4.2.1 铜鱼mtDNA D-loop的 PCR扩增产物第43-44页
  4.2.2 不同单倍型mtDNA D-loop核苷酸序列测定第44-45页
  4.2.3 mtDNA D-loop核苷酸碱基构成特点第45页
  4.2.4 mtDNA D-loop DNA变异特点第45页
  4.2.5 不同单倍型的群体分布频率第45-47页
  4.2.6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7页
  4.2.7 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第47-48页
   4.2.7.1 各群体间平均核苷酸差异第47-48页
   4.2.7.2 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第48页
  4.2.8 不同单倍型间的遗传差异及分子系统树第48页
   4.2.8.1 不同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第48页
   4.2.8.2 不同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第48页
 4.3 讨论第48-53页
  4.3.1 长江铜鱼的遗传多样性第48-49页
  4.3.2 长江铜鱼的种群分化第49-53页
第五章 影响长江铜鱼资源因素和保护对策第53-57页
 5.1 影响长江铜鱼资源的因素第53-54页
  5.1.1 繁殖和栖息地变化第53-54页
  5.1.2 捕捞强度过大第54页
 5.2 铜鱼资源的保护对策第54-57页
  5.2.1 完善长江禁渔期制度第54-55页
  5.2.2 限制渔船数量和渔具、渔法,实行限额捕捞第55页
  5.2.3 修建过鱼设施第55页
  5.2.4 建立人工增殖站第55-56页
  5.2.5 继续开展长江铜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图1第64-65页
附图2第6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亚砜通过作用于靶标RNA聚合酶提高转录活性
下一篇:FRP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数值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