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论文

邮政综合网信息系统构建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课题背景第8-11页
     ·邮政业务背景简介第8-9页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简介第9-10页
     ·邮区中心局概述第10-11页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现状分析及课题来源第11-13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基础第14-26页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与作用第14-15页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第14页
     ·软件体系结构的作用第14-15页
   ·开发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第15-16页
     ·开发模式的定义第15页
     ·开发模式的特点第15-16页
   ·MVC 模式的介绍第16-17页
     ·设计模式概述第16页
     ·MVC 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第16-17页
     ·MVC 模式的优势第17页
   ·基于MVC 模式的WEB 应用系统的现状第17-19页
     ·Web 应用系统的传统开发方式的特点第17-18页
     ·基于MVC 模式的Web 应用系统开发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J2EE 概述第19-23页
     ·J2EE 框架第19-20页
     ·J2EE 提供的主要开发技术第20-22页
     ·J2EE 提供的底层公共服务和API 接口第22-23页
   ·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应用介绍第23-26页
     ·数据仓库的定义和特征第23页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第23-24页
     ·数据仓库中的联机分析处理系统第24-25页
     ·数据挖掘第25-26页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6-43页
   ·系统概述第26-28页
     ·系统建设目标第26-27页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第27页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第27-28页
   ·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第28-30页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第30-37页
     ·C/S 三层体系结构第30-31页
     ·B/S 体系结构第31页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第31-33页
     ·档案和调度系统(Web)的应用和数据部署第33-35页
     ·基于EJB 组件的开发第35-36页
     ·设计模式的应用第36页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第36-37页
   ·系统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第37-41页
     ·系统平台的选择第37-38页
     ·系统开发技术的选择第38-39页
     ·数据库平台的选择第39页
     ·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第39-40页
     ·后台Web 服务器和应用中间件的选择第40-41页
   ·系统安全设计第41-43页
     ·系统安全风险分析第41-42页
     ·系统软件的安全保证和权限控制第42页
     ·日志第42页
     ·安全管理和权限控制第42-43页
第四章 系统部分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第43-65页
   ·跟踪查询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3-59页
     ·子系统实现功能第43页
     ·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43-44页
     ·子系统类结构图第44页
     ·设计模式的应用第44-47页
       ·MVC 模式第44-45页
       ·抽象工厂模式第45-46页
       ·单态模式(Singleton)第46-47页
     ·连接池数据源技术第47-48页
     ·系统参数外部化第48-49页
     ·跟踪查询第49-50页
     ·数据库设计第50-59页
   ·处理查单子系统的设计实现第59-65页
     ·处理查单子系统实现功能第59-60页
     ·业务流程图第60-62页
     ·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62页
     ·系统层次结构图第62页
     ·模型部分EJB 的实现第62-63页
     ·控制器部分的Servlet 实现第63-64页
     ·用户视图部分的JSP 实现第64-65页
第五章 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研究第65-75页
   ·系统的体系结构第66-67页
   ·系统的开发模式第67页
   ·系统的开发过程第67-70页
   ·OLAP 技术第70-74页
     ·OLAP 发展背景第70-71页
     ·OLAP 的概念与特性第71-72页
     ·OLAP 多维数据分析第72-73页
   3、旋转(ROTATE)/转轴(PIVOT) 通过旋转可以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第73页
     ·OLAP 的评价准则第73页
     ·流行的OLAP 工具介绍第73-74页
   ·系统的后续工作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课题工作总结第75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摘要第79-81页
ABSTRACT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纤维增强PMMA/HA人工颅骨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
下一篇:高速磁悬浮列车间隙传感器工程化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