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 | 第7-9页 |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 | 第9-10页 |
1.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分类 | 第10-11页 |
1.4 三种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特性比较 | 第11-14页 |
1.5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经济性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城市公交客车运行工况分析 | 第17-29页 |
2.1 国内外车辆行驶工况评价标准 | 第17-19页 |
2.2 城市公交的运行特点 | 第19-20页 |
2.3 城市公交客车的运行工况分析 | 第20-27页 |
2.4 各种类型车辆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2.5 结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公交车辆的动力匹配原则及各动力部件的运行状态分析 | 第29-40页 |
3.1 传统车辆的匹配原则及其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分析 | 第29-34页 |
3.2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动力部件的匹配原则 | 第34-36页 |
3.3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各动力部件的运行状态分析 | 第36-39页 |
3.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4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 第40-55页 |
4.1 整车的能量流模型 | 第40-41页 |
4.2 各动力部件的效率分析 | 第41-46页 |
4.3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 第46-54页 |
4.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5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分析 | 第55-66页 |
5.1 再生制动系统 | 第55-59页 |
5.2 实车WG6120HD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分析 | 第59-60页 |
5.3 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60-62页 |
5.4 双能源的再生制动系统 | 第62-64页 |
5.5 结论 | 第64-66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