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后期新月诗艺术本体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7-14页 |
二、后期新月诗思想意识论:主知诗与城市诗 | 第14-24页 |
(一) 知性品质的引入——主知诗的创作 | 第14-19页 |
(二) 荒原意识的崛起——城市诗的创作 | 第19-24页 |
三、后期新月诗内在形态的构成 | 第24-33页 |
(一) 戏剧化情境 | 第24-28页 |
(二) 意象的客观对应 | 第28-33页 |
四、后期新月诗外在形态的嬗变 | 第33-45页 |
(一) 对音乐性的追求 | 第33-37页 |
(二) 对格律诗自由化的探索 | 第37-42页 |
(三) 对诗歌结构美的探求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0-53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