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汽车性能模拟器动力学模型的改进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国内外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发展 | 第8-14页 |
·车辆模型研究概述 | 第8-12页 |
·轮胎模型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的建模 | 第16-38页 |
·车辆动力学的建模思想 | 第16-18页 |
·车身模型的建立 | 第18-23页 |
·车身参考坐标系的定义 | 第18-19页 |
·车身姿态坐标的选择 | 第19-20页 |
·车身动力学模型 | 第20-23页 |
·悬架模型的建立 | 第23-33页 |
·“侧倾中心”建模方法概述 | 第24-26页 |
·悬架的静力学分析 | 第26-29页 |
·悬架的垂直力求解 | 第29页 |
·悬架的运动学分析 | 第29-33页 |
·车轮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33-36页 |
·右前轮的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右前轮的运动学分析 | 第34-35页 |
·右前轮的动力学分析 | 第35-36页 |
·车轮定位角的确定 | 第36页 |
·转向系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前轮转角模型 | 第36-37页 |
·方向盘回正力矩模型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轮胎模型的建模 | 第38-57页 |
·SWIFT 轮胎模型简介 | 第38-41页 |
·轮胎的简化 | 第38页 |
·轮胎坐标系的建立 | 第38-41页 |
·稳态统一轮胎半经验模型 | 第41-46页 |
·轮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轮胎模型工况分析 | 第48-50页 |
·轮胎滑移速度、滑移率的求解 | 第50-52页 |
·车轮旋转动力学模型 | 第52-54页 |
·非水平路面轮胎六分力坐标系的定义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 | 第57-81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程序流程说明 | 第57-59页 |
·动力学模型仿真程序数据结构说明 | 第59-61页 |
·车辆模型实时积分算法 | 第61-62页 |
·整车模型求解过程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 第62-6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79页 |
·水平路面的静平衡分析 | 第64-66页 |
·水平路面动平衡分析 | 第66-67页 |
·车轮离地1 米,自由下落至地面工况仿真 | 第67-68页 |
·车辆模型横向动力学仿真验证 | 第68-71页 |
·车辆模型纵向动力学仿真验证 | 第71-72页 |
·非水平路面工况仿真 | 第72-79页 |
·整车模型实时性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摘要 | 第87-89页 |
ABSTRACT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