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电网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1-13页
 1.3 电网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3-1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第14页
 1.5 电网监测仪的功能第14-15页
 1.6 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电网监测仪的硬件设计第16-32页
 2.1 电网监测仪的结构第16-17页
 2.2 基于 ARM的最小系统第17-21页
  2.2.1 具有 ARM内核的微处理器—S3C44B0X第17-18页
  2.2.2 通用串口第18-19页
  2.2.3 FLASH存储器及其接口电路第19-20页
  2.2.4 SDRAM存储器及其接口电路第20-21页
 2.3 测量模块第21-26页
  2.3.1 电压电流互感第21-23页
  2.3.2 多路转换模块第23页
  2.3.3 电压电流监测模块第23-24页
  2.3.4 功率因数监测模块第24-25页
  2.3.5 ADC转换电路第25-26页
 2.4 LCD显示模块第26-28页
  2.4.1 内置LCD控制器介绍第26-27页
  2.4.2 LCD的接口电路第27-28页
 2.5 网络通讯模块第28-30页
  2.5.1 以太网控制器芯片简介第28-29页
  2.5.2 以太网接口电路第29-30页
 2.6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第32-51页
 3.1 μC/OS-Ⅱ的概述第32-33页
 3.2 μC/OS-Ⅱ与μClinux的比较第33页
 3.3 μC/OS-Ⅱ的移植第33-39页
  3.3.1 OS_CPU.H的移植第34页
  3.3.2 OSTaskStkInit()移植第34-35页
  3.3.3 OS_CPU.ASM的移植第35-39页
 3.4 基于μC/OS-Ⅱ的软件平台的架构第39-46页
  3.4.1 系统扩展服务第39-40页
  3.4.2 LwIP网络服务第40-43页
  3.4.3 扩展文件系统第43-46页
 3.5 BootLoader设计第46-50页
  3.5.1 Bootloader代码的作用第46-47页
  3.5.2 Bootloader代码设计的流程第47-50页
 3.6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电网监测仪的软件设计第51-67页
 4.1 开发μC/OS-Ⅱ的应用程序第51-52页
 4.2 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第52-55页
 4.3 电网参数的数据采集设计第55-57页
  4.3.1 A/D马区动程序设计第55-56页
  4.3.2 数据采集任务的设计第56-57页
 4.4 串行口通讯设计第57-60页
  4.4.1 串行口驱动程序设计第57-59页
  4.4.2 串口通讯的实现第59-60页
 4.5 网络通讯程序设计第60-64页
  4.5.1 芯片初始化第60-61页
  4.5.2 数据发送第61-63页
  4.5.3 数据接收第63页
  4.5.4 中断函数第63-64页
 4.6 实现系统的本地/远程升级第64-66页
 4.7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远程监控的实现第67-75页
 5.1 网络编程接口第67-68页
 5.2 客户/服务器机制第68-69页
 5.3 远程控制中心的实时监控第69-71页
 5.4 远程控制中心的历史数据的查询第71-74页
  5.4.1 VB实现对数据库访问第71-73页
  5.4.2 查询数据库第73-74页
 5.5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发展方向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地、海杂波中频信号的DDS产生及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