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2-4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 | 第13-27页 |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3-21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1-27页 |
·珍珠菜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细胞毒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 第28-30页 |
·抗菌消炎活性 | 第30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30-31页 |
·珍珠菜属植物提取物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关系 | 第31-32页 |
·其他生物活性 | 第32-33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第二章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体外抗氧化活性与体内化学性肝损伤保护 | 第42-72页 |
·化学性肝损伤机制及天然药物研究概况 | 第42-49页 |
·肝损伤机制 | 第42-43页 |
·肝损伤检测的基本生化指标 | 第43-44页 |
·抗肝损伤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 第44-49页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49-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0-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提取物体内保肝作用及抗氧化机制研究 | 第56-65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三章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体内降血糖评价 | 第72-100页 |
·天然产物降血糖机制及体内外研究概况 | 第72-80页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 第73页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来源 | 第73-75页 |
·天然成分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与体内降血糖活性的关系 | 第75-80页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80-81页 |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实验试剂 | 第81页 |
·实验仪器 | 第81页 |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提取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 第81-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4页 |
·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提取物体内降血糖活性研究 | 第84-94页 |
·实验方法 | 第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第四章 山高粱等5种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0-128页 |
·山高粱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0-109页 |
·前言 | 第100页 |
·仪器材料 | 第100-101页 |
·实验方法 | 第101-102页 |
·提取及分离 | 第102-104页 |
·结构鉴定 | 第104-107页 |
·DPPH微量法测定两个单体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107-109页 |
·两种单体化合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 第109页 |
·五种珍珠菜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109-124页 |
·前言 | 第109-112页 |
·实验部分 | 第112-1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