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生态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铁金属偶氮络合染料 | 第12-15页 |
| ·甲臜染料 | 第15-16页 |
| ·硅染料 | 第16-17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原理与稳定性 | 第17-20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毒性 | 第20-22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应用原理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新型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51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合成原理 | 第24-28页 |
| ·新型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工艺 | 第28-50页 |
| ·主要的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A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与结果讨论 | 第29-35页 |
| ·A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 | 第29-30页 |
| ·A系列染料的红外(FT-IR)分析 | 第30-31页 |
| ·A系列染料的质谱(MR)分析 | 第31-32页 |
| ·A系列染料的薄层色谱分析 | 第32页 |
| ·A系列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2-35页 |
| ·B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与结果讨论 | 第35-40页 |
| ·B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 | 第35-36页 |
| ·B系列染料的红外(FT-IR)分析 | 第36-37页 |
| ·B系列染料的质谱(MR)分析 | 第37-38页 |
| ·B系列染料的薄层色谱分析 | 第38页 |
| ·B系列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8-40页 |
| ·C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与结果讨论 | 第40-45页 |
| ·C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 | 第40-41页 |
| ·C系列染料的红外(FT-IR)分析 | 第41-42页 |
| ·C系列染料的质谱(MR)分析 | 第42页 |
| ·C系列染料的薄层色谱分析 | 第42-43页 |
| ·C系列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43-45页 |
| ·D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与结果讨论 | 第45-50页 |
| ·D系列染料的合成工艺 | 第45-46页 |
| ·D系列染料的红外(FT-IR)分析 | 第46-47页 |
| ·D系列染料的质谱(MR)分析 | 第47页 |
| ·D系列染料的薄层色谱分析 | 第47-48页 |
| ·D系列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新型金属络合染料应用性能研究 | 第51-60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51-52页 |
| ·1:2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 | 第52-53页 |
| ·聚酰胺纤维的染色 | 第52-53页 |
| ·羊毛纤维的染色 | 第53页 |
| ·染色牢度的测定 | 第53-55页 |
| ·PH值对偶氮金属络合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 ·上色工艺曲线研究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声明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