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27页 |
·引言 | 第8页 |
·固体粒子冲蚀试验设备类型 | 第8-9页 |
·按试验目的分类 | 第8页 |
·按流动介质分类 | 第8-9页 |
·常用的气流冲蚀设备 | 第9-16页 |
·单颗粒冲蚀设备 | 第9页 |
·试验室用来评价材料及机理研究设备 | 第9-16页 |
·材料冲蚀磨损的几种模型 | 第16-18页 |
·以弹塑性变形为主的冲蚀磨损模型 | 第16-17页 |
·以疲劳裂纹为主引起的冲蚀磨损模型 | 第17页 |
·二次冲蚀模型 | 第17页 |
·脆性材料的冲蚀模型 | 第17页 |
·流体冲蚀模型 | 第17-18页 |
·冲蚀磨损的新近展 | 第18-19页 |
·颗粒特性对冲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18页 |
·材料失重的三个阶段 | 第18页 |
·塑性—脆性冲蚀的互相转化 | 第18页 |
·冲蚀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关系 | 第18-19页 |
·陶瓷材料的冲蚀机理 | 第19-21页 |
·陶瓷材料的弹塑性冲蚀模型 | 第19-20页 |
·陶瓷材料疲劳裂纹的冲蚀模型 | 第20-21页 |
·影响冲蚀磨损的因素 | 第21-26页 |
·冲蚀角 | 第21-22页 |
·冲蚀速度 | 第22-23页 |
·冲蚀时间及粒子流量 | 第23页 |
·环境温度 | 第23页 |
·粒子特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26-27页 |
2 试验原理及试验方法 | 第27-35页 |
·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试样制备 | 第28-31页 |
·原料 | 第28-29页 |
·试样制备过程 | 第29-31页 |
·试样的检测方法及冲蚀试验原理 | 第31-32页 |
·体积密度、气孔率的检测 | 第31页 |
·试样磨损量的测量 | 第31页 |
·磨损表面形貌的观察 | 第31-32页 |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2页 |
·试验方法及操作 | 第32-33页 |
·仪器的校正 | 第33页 |
·试验说明 | 第33-34页 |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4-35页 |
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5-56页 |
·高温耐磨试验仪性能考核 | 第35-37页 |
·试验仪的稳定性 | 第35-36页 |
·冲蚀磨损率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高温试验仪的测试 | 第37页 |
·刚玉质耐火材料理化性能对高温冲蚀磨损的影响 | 第37-51页 |
·体密和气孔率对冲蚀率的影响 | 第37-40页 |
·水泥加入量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40-44页 |
·硅微粉加入量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44-48页 |
·试样的临界粒度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48-51页 |
·冲蚀条件对冲蚀磨损的影响 | 第51-54页 |
·冲蚀温度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冲蚀角和磨料粒度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磨粒直径与颗粒间距比对刚玉质耐火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4 刚玉质耐火材料的高温冲蚀机理研究 | 第56-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