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项目前期阶段的决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阶段决策工作的意义 | 第9页 |
·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定性评估方法 | 第9-11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于空间电量分布的负荷预测 | 第13-16页 |
·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 | 第13-14页 |
·空间电力电量预测 | 第14-16页 |
·网格法 | 第14页 |
·单位用地的电量(负荷)密度预测法 | 第14-15页 |
·基于建制单位的电力电量预测 | 第15-16页 |
第三章 输变电项目的选择、所址选择和评判方法 | 第16-35页 |
·项目的选择决策 | 第16-20页 |
·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电网扩展方案的判据 | 第19-20页 |
·220kV项目的提出 | 第20页 |
·所址选择 | 第20-25页 |
·所址选择 | 第20-21页 |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 第21-22页 |
·地面点地理坐标 | 第21页 |
·平面直角坐标 | 第21页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第21-22页 |
·连续型多场址选择模型 | 第22-23页 |
·实用的选所方法—基于能量矩的所址选择 | 第23-25页 |
·变电所所址方案评选的多准则评判方法 | 第25-35页 |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简单加权法(SAW) | 第28-29页 |
·将各评估指标予以归一化 | 第28页 |
·计算各评选方案的加权绩效值 | 第28页 |
·根据加权绩效值评选方案 | 第28-29页 |
·最优解类比优选法(TOPSIS) | 第29-30页 |
·多目标模糊优选法(MFE) | 第30-35页 |
·模糊数学及其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变电所所址的多目标模糊优选 | 第31-35页 |
第四章 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和网络优化 | 第35-42页 |
·建设规模的选择 | 第35-39页 |
·变电所主变容量的选择 | 第35-37页 |
·220kV变电所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 第35-36页 |
·110kV变电所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 第36页 |
·110kV变电所供电范围 | 第36-37页 |
·线路截面的选择 | 第37-39页 |
·线路持续极限输送容量 | 第37-38页 |
·线路经济输送容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网络优化 | 第39-42页 |
·220kV输变电工程的中低压网络优化 | 第39-40页 |
·网络优化中的环境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42-50页 |
·软件流程 | 第42-44页 |
·输入输出数据设计 | 第44页 |
·部分程序示例 | 第44-50页 |
·变电所坐标计算部分 | 第44-47页 |
·SAW评价方法部分程序 | 第47-50页 |
第六章 应用实例 | 第50-61页 |
·空间电量分布预测 | 第50-52页 |
·变电所所址的综合评判 | 第52-61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撰写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