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m系杆拱桥拱梁结合部静力模型试验分析
|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系杆拱桥的发展 | 第10-12页 |
| ·论文背景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模型的设计、制作及试验 | 第14-28页 |
| ·概述 | 第14页 |
| ·节点模型的设计 | 第14-20页 |
| ·试验目的 | 第14-15页 |
| ·试验依据 | 第15页 |
| ·设计原则 | 第15-17页 |
| ·试验模型的构造 | 第17-18页 |
| ·模型应力测试方法和测点布置 | 第18-20页 |
| ·加载方案及试验过程 | 第20-25页 |
| ·加载工况 | 第21-23页 |
| ·加载方法 | 第23页 |
| ·加载试验顺序 | 第23-24页 |
| ·各加载工况及分级加载所对应的加载力 | 第24-25页 |
| ·试验测试仪器 | 第25页 |
| ·模型的制作 | 第25-28页 |
| ·混凝土的材料试验 | 第25-27页 |
| ·钢材的材料试验 | 第27-28页 |
|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70页 |
| ·跨中梁断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页 |
| ·各工况拱肋变截面处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8页 |
| ·各工况拱肋变截面处混凝土片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6页 |
| ·各工况拱肋变截面处钢筋片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 ·各工况梁截面处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53页 |
| ·各工况梁截面处混凝土片 | 第38-46页 |
| ·各工况梁截面处钢筋片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3页 |
| ·拱梁接合部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70页 |
| ·拱梁接合部混凝土片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3-65页 |
| ·拱梁接合部钢筋片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5-70页 |
| 第4章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70-88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70-73页 |
| ·有限元概论 | 第70页 |
| ·有限元法计算的基本步骤 | 第70-73页 |
| ·ANSYS简介 | 第73-74页 |
| ·试验模型的ANSYS建模 | 第74-76页 |
|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76-88页 |
| ·各工况拱肋变截面处测点计算值 | 第76-78页 |
| ·各工况梁断面处测点计算值 | 第78-83页 |
| ·各工况拱梁接合部主应力等直线图 | 第83-88页 |
| 第5章 总结及结论 | 第88-98页 |
| ·模型试验结果 | 第88-97页 |
| ·拱肋混凝土截面测试结果 | 第88-89页 |
| ·拱肋普通钢筋测试结果 | 第89-90页 |
| ·梁体混凝土测试结果 | 第90-92页 |
| ·梁体普通钢筋测试结果 | 第92-94页 |
| ·拱梁混凝土应变花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4-95页 |
| ·拱梁接合部钢筋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5-97页 |
| ·结论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