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预失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第9-11页 |
| ·其他线性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行为模型及非线性特性分析 | 第12-23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功率放大器的无记忆模型 | 第13-14页 |
| ·Taylor多项式模型 | 第13-14页 |
| ·Saleh模型 | 第14页 |
| ·功率放大器的记忆非线性系统模型 | 第14-20页 |
| ·Volterra级数模型 | 第14-15页 |
| ·记忆多项式模型 | 第15-16页 |
| ·Wiener模型 | 第16-17页 |
| ·Hammerstein模型 | 第17页 |
| ·Wiener-Hammerstein模型 | 第17-18页 |
| ·神经网络模型 | 第18-20页 |
|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 ·功放非线性失真 | 第20-21页 |
| ·功放线性度评价指标 | 第21-23页 |
| ·功放非线性分析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页 |
| 第三章 使用 ADS 对 Doherty 放大器的设计 | 第23-61页 |
| ·RFMD SPB2026Zb | 第23-29页 |
| ·SPB2026Z 的 S2P 建模 | 第23-24页 |
| ·SPB2026Z 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 ·SPB2026Z 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优化及 Layout | 第26-29页 |
| ·Freescale MRF9045M Doherty PA | 第29-61页 |
| ·Doherty 电路拓扑结构 | 第29-31页 |
| ·功放分类与选型 | 第31-32页 |
| ·MRF9045M 特性与 DC 仿真 | 第32-36页 |
| ·MRF9045M Bias 电路 | 第36-44页 |
| ·MRF9045M 稳定性分析——K-B 仿真与μ-μ`仿真 | 第44-48页 |
| ·MRF9045M 阻抗匹配——LoadPull | 第48-53页 |
| ·MRF9045M 阻抗匹配——SourcePull | 第53-56页 |
| ·MRF9045M 谐波分析与匹配网络的优化 | 第56-59页 |
| ·Wilkinson 功分器与 Doherty 结构实现和效率对比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 第四章 线性化技术及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结构 | 第61-66页 |
| ·主流的线性化技术综述 | 第61-65页 |
| ·前馈线性化技术 | 第61-62页 |
| ·负反馈技术 | 第62页 |
| ·笛卡尔反馈技术 | 第62-63页 |
| ·LINC 技术 | 第63-64页 |
| ·包络消除恢复技术 | 第64页 |
| ·预失真技术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数字基带自适应预失真技术行为模型仿真及对比 | 第66-75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预失真技术的结构 | 第66-68页 |
| ·预失真器的结构 | 第66-67页 |
|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的结构 | 第67-68页 |
| ·Saleh 逆函数理想预失真 | 第68-71页 |
| ·Saleh 增益 LUT 预失真 | 第71页 |
| ·Secant 自适应预失真 | 第71-72页 |
| ·多项式 LMS 自适应预失真 | 第72-73页 |
| ·使用 ADS 在 16QAM 下对 MRF9742 的预失真结果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6页 |
| ·研究展望与创新点总结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