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概述 | 第1-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第12-14页 |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方法 | 第14-15页 |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第18-31页 |
·城市发展内涵 | 第18-21页 |
·城市化 | 第18-19页 |
·城市化与工业化 | 第19-21页 |
·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规律 | 第21页 |
·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机制 | 第21-23页 |
·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 第23-29页 |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周期性 | 第23-24页 |
·“缘矿而建”、“因矿而兴”的生长机制 | 第24-26页 |
·不均衡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的分散性 | 第26页 |
·资源城市的双重属性及二元结构 | 第26页 |
·经济增长与投资关系密切 | 第26-27页 |
·城市财力严重不足,自我建设和发展能力薄弱 | 第27-28页 |
·所有制结构中,国有企业独大,私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比例偏小 | 第28-29页 |
·落后僵化的体制和政策增加城市转型难度 | 第29页 |
·当前市场经济下的改革途径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 | 第31-41页 |
·产业结构分类 | 第31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 第31-38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机制 | 第31-32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共性特征 | 第32-37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投入产出模型 | 第38-39页 |
·偏离—份额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第41-45页 |
·主导产业的界定 | 第41-42页 |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第42-45页 |
第五章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实证分析 | 第45-61页 |
·铜陵市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内涵 | 第50-51页 |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及教训 | 第51-52页 |
·铜陵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52-53页 |
·铜陵市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 第53-58页 |
·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基础的多样化,塑造区域经济的战略优势 | 第53-54页 |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组建企业集团,发展“大、中、小共生网络” | 第54-55页 |
·打破所有制寡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55-56页 |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56-57页 |
·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需 | 第57页 |
·健立、健全资源开发法和环境保护法规,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整治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57-58页 |
·积极贯彻执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债转股、技术改造项目国债项目贴息政策 | 第58页 |
·建立预警机制,保护铜陵市资源型产业和企业利益 | 第58页 |
·其他措施 | 第58页 |
·结束语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