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综述一 前炎症细胞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第13-24页 |
1 前炎症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表达 | 第13-18页 |
2 TNF、IL-1、IL-6、TGF-β 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概况 | 第24-36页 |
1 理论研究进展 | 第24页 |
2 实验和临床研究概况 | 第24-30页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下篇 实验研究 | 第36-69页 |
前言 | 第3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3页 |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式与途径 | 第37页 |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取材部位及处理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效应指标 | 第39页 |
·实验流程 | 第39-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43页 |
2 结果 | 第43-55页 |
·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43页 |
·血清NSE 蛋白含量的组间比较 | 第43-44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对TNF-α、sTNF-R1 的含量以及TNF-αR1 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对IL-1、sIL-1R 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作用比较小结 | 第48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对IL-6、IL-6R 含量及IL-6Rα表达的影响 | 第48-50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作用比较小结 | 第50-51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对VEGF、VEGFR1 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血浆vWF 蛋白含量的组间比较 | 第53-54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作用比较小结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9页 |
·清开灵阻抑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55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损害作用的机制探讨 | 第55-57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促进前炎症细胞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 第57页 |
·清开灵有效组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探讨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图照片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