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17页 |
| ·化工热力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汽液平衡分类和计算类型 | 第14-15页 |
| ·汽液平衡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 ·状态方程法 | 第16页 |
| ·活度系数法 | 第16-17页 |
| 2 汽液平衡计算发展现状 | 第17-26页 |
| ·状态方程法 | 第17-19页 |
| ·立方型状态方程通式 | 第18页 |
| ·参数的温度依变关系 | 第18页 |
| ·引力项和斥力项的修正 | 第18-19页 |
| ·混合规则 | 第19页 |
| ·基团贡献法 | 第19-23页 |
| ·UNIFAC模型参数的增补与修订 | 第20页 |
| ·UNIFAC模型的改进 | 第20-21页 |
| ·UNIFAC模型对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预测 | 第21页 |
| ·UNIFAC模型对聚合物溶液活度系数的预测 | 第21-23页 |
| ·UNIFAC模型对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预测 | 第23页 |
| ·UNIFAC模型与状态方程的结合 | 第23-26页 |
| 3 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二元体系的初步预测 | 第26-35页 |
| ·模型的选择与逸度系数表达式的推导 | 第26-31页 |
| ·状态方程的选择 | 第26页 |
| ·基团贡献模型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混合规则的推导 | 第27-30页 |
| ·PR方程逸度系数表达式的推导 | 第30-31页 |
| ·程序设计及对二元体系的初步预测 | 第31-35页 |
| ·程序设计及计算流程 | 第31-32页 |
| ·二元体系的初步预测 | 第32-35页 |
| 4 基团相互作用参数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 ·目标函数的选择 | 第35页 |
| ·参数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 ·HVOS-PR-MLUNIFAC模型的参数修正方案 | 第37-40页 |
| 5 二元体系汽液平衡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40-55页 |
| ·Larsen模型原基团参数的修正及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 ·含醇、酸非水极性体系的二元汽液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 ·含水极性体系的二元汽液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Larsen模型基团参数的补充及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 ·用补充参数对非水二元体系汽液平衡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用补充参数对含水二元体系汽液平衡预测及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6 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预测 | 第55-61页 |
| ·用修正的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汽液平衡 | 第55-58页 |
| ·用补充的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汽液平衡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7 结论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附录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