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实效性评估原则及标准第10-21页
 (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起及现状分析第10-13页
  1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起第10-11页
  2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第11-13页
 (二)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和把握好网络的特点第13-17页
  1 、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网民身份的隐蔽性第13-14页
  2 、 人机对话的交互性和交流形式的多样性第14页
  3 、 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信息内容的综合性第14-15页
  4 、 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信息提取的便捷性第15页
  5 、 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和网络行为的自由性第15页
  6 、 信息流动的开放性和网络世界的全球性第15-17页
 (三) 评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原则及标准第17-21页
  1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涵义第17页
  2 、 评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原则第17-19页
   (1) 方向性原则第18页
   (2) 针对性原则第18页
   (3) 客观性原则第18页
   (4) 全面性原则第18页
   (5) 时代性原则第18页
   (6) 系统性原则第18-19页
  3 、 评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标准及参考指标第19-21页
   (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第19页
    第一, 情感标准第19页
    第二, 认知标准第19页
    第三, 意志标准第19页
    第四, 践行标准第19页
   (2)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页)建设效果的指标第19-21页
    第一, 点击率第19-20页
    第二, 受教育者访问目的网站和网页的比例第20页
    第三, 留言版或讨论版的参与第20页
    第四, 网站信息或资料的下载次数和数量第20页
    第五, 网站内容更新维护的频率第20-21页
二、 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第21-28页
 (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因素第21-22页
  1 、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第21页
  2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第21-22页
   (1) 网络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机遇,创造新的条件第22页
   (2)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提出了挑战第22页
 (二)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因素第22-24页
  1 、 受教育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第22页
  2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第22-24页
   (1) 网络给受教育者带来的积极影响第22-23页
   (2) 网络对受教育者产生的消极影响第23-24页
 (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因素分析第24-26页
  1 、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第24-25页
  2 、 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第25页
  3 、 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第25-26页
 (四)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素分析第26-27页
  1 、 教育内容的形式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第26-27页
  2 、 教育内容的内涵由通俗化走向科技化第27页
 (五) 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性因素分析第27-28页
  1 、 网络环境因素第27页
  2 、 硬件投入因素第27页
  3 、 社会性因素第27-28页
三、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及思考第28-37页
 (一) 架高起点,切实高度重视第28-29页
 (二) 寻找切点,确立服务理念第29页
 (三) 掌握特点,探索新的规律第29-30页
 (四) 利用信息观点,创新教育机制第30-31页
 (五) 建立站点,抢抓网络阵地第31-33页
 (六) 追踪热点,提高工作能力第33-34页
 (七) 针对难点,严格网络管理第34页
 (八) 明确重点,加大队伍培养第34页
 (九) 总结亮点,推进工作交流第34-35页
 (十) 打造支点,加强形式创新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 Services的登录代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解析冗余技术的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