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国会政体”成因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 命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 涵义界定 | 第10-13页 |
(三) 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一、 宪政设计:“国会政体”形成的内在优势 | 第17-24页 |
(一) 合众国缔造者的制宪理念 | 第18-20页 |
(二) “宪法第一部门”的崇高地位 | 第20-21页 |
(三) 国会在权力制衡中的主动态势 | 第21-24页 |
二、 南方重建:国会权力提升的契机 | 第24-39页 |
(一) 总统的重建计划 | 第25-28页 |
(二) 国会主导南方重建 | 第28-35页 |
(三) 国会权力提升的历史契机 | 第35-39页 |
三、 “国会政体”:内战后分权体制演化的历史交汇 | 第39-56页 |
(一) 内战后三权分立的历史演化 | 第39-53页 |
(二) 内战后联邦体制的历史演化 | 第53-55页 |
(三) 分权体制演化的历史交汇 | 第55-56页 |
四、 社会转型期:“国会政体”确立的历史际遇 | 第56-65页 |
(一) 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 | 第56-59页 |
(二) 国会立法权的凸显 | 第59-65页 |
结语: “国会政体”的走向 | 第65-67页 |
注释 | 第67-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