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壳聚糖概述 | 第7-9页 |
| ·壳聚糖的结构 | 第7-8页 |
| ·壳聚糖的物理性质 | 第8页 |
| ·壳聚糖的化学性质 | 第8-9页 |
| ·壳聚糖的用途与应用 | 第9页 |
| ·壳聚糖纤维概述 | 第9-12页 |
| ·壳聚糖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9-10页 |
| ·壳聚糖纺丝原液的制备 | 第10页 |
| ·壳聚糖纤维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壳聚糖纤维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 第11-12页 |
| ·聚乙烯醇简介 | 第12页 |
| ·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页 |
| ·聚乙烯醇的用途 | 第12页 |
| ·聚合物共混改性 | 第12-13页 |
| ·壳聚糖共混纤维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15-29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实验部分 | 第15-18页 |
|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第15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溶液及共混膜的制备 | 第15-16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16-17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后处理工序研究 | 第17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性能测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8-27页 |
| ·壳聚糖含量对共混膜的影响 | 第18-21页 |
| ·NaOH浓度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凝固温度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 ·凝固时间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 第23-25页 |
| ·醇洗工序对共混膜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初晾干工序对共混膜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29-40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9页 |
| ·实验设备 | 第29-30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30页 |
|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 ·纤维细度测试 | 第30-31页 |
|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1页 |
| ·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31页 |
| ·X衍射分析(XRD) | 第31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31页 |
| ·纤维的吸放湿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纤维水溶性测试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 ·湿法纺丝工艺分析 | 第32-33页 |
| ·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 ·纤维外观及微观形态 | 第34-3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 ·X衍射分析 | 第36-37页 |
| ·差示扫描热量法分析 | 第37页 |
| ·纤维的吸放湿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 ·纤维的水溶性分析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 第40-5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抗菌实验简介 | 第40-44页 |
| ·主要菌类简介 | 第40-41页 |
| ·抗菌方法简介 | 第41-44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44页 |
| ·抗菌方法简介实验试剂 | 第44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4页 |
| ·试验培养基溶液的配制 | 第44-45页 |
| ·营养肉汤的配制 | 第44页 |
|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 第44-45页 |
| ·生理盐水稀释液的配制 | 第45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 ·标准菌株的转种与保存 | 第45页 |
| ·菌悬液的制备程序 | 第45页 |
| ·菌悬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 ·菌悬液的稀释 | 第46页 |
| ·振荡瓶法抗菌实验 | 第46-47页 |
| ·试样准备 | 第46页 |
| ·试验操作 | 第46-47页 |
| ·振荡瓶法的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 ·抗菌机理探讨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