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手写轨迹及特征的自检效应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页 |
一、 汉字认知研究的历史沿革 | 第8-19页 |
·汉字认知研究的历史 | 第8-16页 |
·实验心理学时期(1920-50年代初) | 第8-9页 |
·认知心理学的初创时期(1950-70年代中期) | 第9-11页 |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70年代末以后) | 第11-16页 |
·汉字认知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反应时记录法 | 第16-17页 |
·生理学方法 | 第17-18页 |
·计算机模拟 | 第18-19页 |
二、 笔迹研究的状况分析 | 第19-21页 |
三、 本论文的立意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23-5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构想 | 第23-27页 |
·生活观察 | 第23-25页 |
·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二、 研究一:SOA效应 | 第27-41页 |
1 引言 | 第27-28页 |
2 方法 | 第28-32页 |
·被试 | 第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程序设计 | 第31-32页 |
·实验实施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38页 |
·实验1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数据的初步处理 | 第32-37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5 小结 | 第41页 |
三、 研究二:基本笔画拆除实验 | 第41-57页 |
1 引言 | 第41-42页 |
2 方法 | 第42-45页 |
·被试 | 第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实验设计 | 第44页 |
·程序设计 | 第44页 |
·实验实施 | 第44-45页 |
3 结果 | 第45-54页 |
·实验1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数据的初步处理 | 第45-49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49-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5 小结 | 第57页 |
第三章 总体讨论 | 第57-63页 |
一、 汉字自检的格式塔优先效应 | 第57-60页 |
二、 汉字自检的性别效应 | 第60-61页 |
三、 笔迹鉴定的理论建设 | 第61-62页 |
四、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页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第六章 附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