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强奸”若干问题的研究
| 引言 | 第1-11页 |
| 一、同居权的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 (一)、同居的涵义 | 第12-14页 |
| (二)、国外有关同居权的立法 | 第14-16页 |
| (三)、我国有关同居权的立法 | 第16-17页 |
| (四)、结论 | 第17-18页 |
| 二、“婚内强奸”的探索研究 | 第18-31页 |
| (一)、关于“婚内强奸”的争议观点 | 第18-25页 |
| 1、否定说 | 第18-23页 |
| 2、肯定说 | 第23-25页 |
| 3、折衷说 | 第25页 |
| (二)、关于“婚内强奸”司法演变 | 第25-31页 |
| 1、国外关于“婚内强奸”司法演变 | 第25-29页 |
| 2、我国关于“婚内强奸”司法演变 | 第29-31页 |
| (三)、结论 | 第31页 |
| 三、“婚内强奸罪”的理论研究 | 第31-42页 |
| (一)、“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 第31-35页 |
| 1、“强奸罪”的概念 | 第31-32页 |
| 2、“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 第32-35页 |
| (二)、“婚内强奸罪”的个案分析 | 第35-39页 |
| (三)、“婚内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 第39-40页 |
| 1、“婚内强奸罪”的概念 | 第39页 |
| 2、“婚内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 第39-40页 |
| (四)、对“婚内强奸罪”的立法建议 | 第40-42页 |
| 1、尽快建立婚姻“别居制度” | 第40-41页 |
| 2、规定“婚内强奸罪”为自诉案件 | 第41页 |
| 3、规定“婚内强奸罪”的诉讼期限 | 第41-42页 |
| 4、完善“婚内强奸罪”的内容 | 第42页 |
| 5、加强被害人补偿和证人立法保护 | 第42页 |
| 四、“婚内强奸”现象的分析研究 | 第42-49页 |
| (一)、“婚内强奸”存在原因 | 第43-46页 |
| 1、从总的方面分析“婚内强奸”存在的原因 | 第43-44页 |
| 2、从女性方面分析“婚内强奸”存在的原因 | 第44-45页 |
| 3、从男性方面分析“婚内强奸”存在的原因 | 第45-46页 |
| (二)、处理“婚内强奸”需注意的问题 | 第46-49页 |
| 1、国人对性的态度 | 第47页 |
| 2、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第47页 |
| 3、婚姻形成的复杂性 | 第47-48页 |
| 4、对家庭生活可能的影响 | 第48页 |
| 5、对妻子可能的影响 | 第48页 |
| 6、司法的干预 | 第48-49页 |
| 五、“婚内强奸”的社会防治 | 第49-53页 |
| (一)、营造良好的反“婚内强奸”社会氛围 | 第49-50页 |
| (二)、建立以妻子意愿为基础的处罚体系 | 第50页 |
| (三)、尽快制定制裁“婚内强奸”的法律 | 第50-51页 |
| (四)、建立被害人庇护和物质帮助的机构 | 第51-52页 |
| (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医疗机构 | 第52-53页 |
| (六)、建立法律咨询和宣传的机构 | 第53页 |
| (七)、增强社会调解机构作用 | 第53页 |
| (八)、加强对“婚内强奸”问题的调查研究 | 第53页 |
| 六、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7页 |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