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在计算机取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及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图索引 | 第8-9页 |
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背景资料 | 第10页 |
·计算机犯罪 | 第10-13页 |
·计算机犯罪的种类 | 第11-12页 |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 第12-13页 |
·计算机取证概况 | 第13-17页 |
·计算机取证的提出 | 第13-14页 |
·计算机取证的定义 | 第14-15页 |
·计算机取证的目的 | 第15页 |
·计算机证据的特点 | 第15-16页 |
·计算机证据的获取与分析技术 | 第16-17页 |
·计算机取证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外计算机取证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国内计算机取证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我国关于计算机证据的法律保障 | 第19-20页 |
·计算机取证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0页 |
·数据挖掘在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犯罪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数据挖掘及其在计算机取证分析中的应用思路 | 第24-37页 |
·数据挖掘简介 | 第24-27页 |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 第24-25页 |
·数据挖掘 | 第25-27页 |
·计算机取证分析技术的特殊性和难点所在 | 第27-30页 |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的区别 | 第27-28页 |
·电子证据来源繁杂、格式不一 | 第28-29页 |
·不同来源数据之间隐含的关联难以发现 | 第29页 |
·办案人员的专家知识和法律意识 | 第29-30页 |
·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取证分析中的应用思路 | 第30-33页 |
·为什么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 第30-31页 |
·如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 第31-32页 |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框架模型 | 第32-33页 |
·计算机日志的收集和预处理 | 第33-36页 |
·计算机日志简介 | 第33-34页 |
·计算机日志的收集 | 第34-35页 |
·计算机日志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关联分析挖掘在取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52页 |
·关联规则挖掘 | 第37-40页 |
·关联规则的形式化定义 | 第37-38页 |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第38-40页 |
·频繁序列模式挖掘 | 第40-43页 |
·频繁序列模式的形式化定义 | 第41-42页 |
·频繁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 第42-43页 |
·关联挖掘算法应用于计算机取证分析时的评估和改进 | 第43-51页 |
·基本算法的评估 | 第43-44页 |
·约束属性的引入 | 第44-47页 |
·阈值参数选择对规则产生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孤立点探测的分析方法 | 第52-61页 |
·孤立点分析方法 | 第52-57页 |
·基于统计的孤立点检测 | 第52-54页 |
·基于距离的孤立点检测 | 第54-55页 |
·基于偏离的孤立点检测 | 第55-56页 |
·孤立点探测分析方法与计算机取证分析的应用结合 | 第56-57页 |
·基于用户登录日志的孤立点检测 | 第57-60页 |
·登录日志数据的提取 | 第57-58页 |
·处理流程和算法描述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日志挖掘的计算机取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61-71页 |
·原型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61-62页 |
·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62-68页 |
·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63-64页 |
·日志记录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 第64-66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66-68页 |
·挖掘与分析平台的设计 | 第68-69页 |
·挖掘模式的评估与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