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1.1 写作背景 | 第8-14页 |
1.1.1 当代投资银行的新发展 | 第8-10页 |
1.1.2 投资银行人才的特殊性 | 第10-13页 |
1.1.3 人才管理问题是投资银行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3.1 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的研究难点 | 第18页 |
1.3.3 本文的写作特点 | 第18页 |
1.3.4 本文的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 第20-27页 |
2.1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2.1.1 资本市场不发达限制投行发展,法律等相关设施有待加强 | 第20-21页 |
2.1.2 产权体制、治理结构等问题制约着投资银行的发展 | 第21页 |
2.1.3 国内投行资本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实力较弱,融资渠道不畅通 | 第21-22页 |
2.1.4 投资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且雷同,创新能力差,利润来源单一 | 第22页 |
2.1.5 国际业务非常有限 | 第22页 |
2.1.6 投资银行管理水平低,人才匮乏,人力资源管理不专业 | 第22-23页 |
2.2 加入WTO后国内投资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23-25页 |
2.2.1 加入WTO后国内投资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 第24页 |
2.2.2 加入WTO后国内投资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2.3 国内投资银行的人才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世界主要投资银行的人才管理 | 第27-53页 |
3.1 国际先进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 第30-34页 |
案例 美林组织结构 | 第31-34页 |
3.2 人才的取得 | 第34-37页 |
案例 恒达理财招聘经纪人 | 第36-37页 |
3.3 人才的培训 | 第37-41页 |
案例 恒达理财培训 | 第38-41页 |
3.4 人才的评估 | 第41-43页 |
案例 摩根·斯坦利的360度绩效评价 | 第42-43页 |
3.5 人才的激励 | 第43-50页 |
3.6 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对国内投资银行人才管理问题的诊断 | 第53-57页 |
4.1 对国内投资银行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 第53-55页 |
4.1.1 各家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少 | 第53页 |
4.1.2 经纪业务人员比例大,研究人员、国际业务人员比例小 | 第53页 |
4.1.3 高学历人员分布不均衡,管理人员结构相对合理 | 第53-54页 |
4.1.4 从业人员年轻化 | 第54页 |
4.1.5 其他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4.1.5.1 较难招聘和较难留任的岗位 | 第54-55页 |
4.1.5.2 员工培训 | 第55页 |
4.1.5.3 绩效管理目的 | 第55页 |
4.2 对国内投资银行人才管理问题的诊断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对国内投资银行加强人才竞争意识与管理的建议 | 第57-75页 |
5.1 国内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 第58-60页 |
5.2 人才的取得 | 第60-62页 |
5.3 人才的培训 | 第62-65页 |
案例 华夏证券员工培训制度 | 第64-65页 |
5.4 人才的评估 | 第65-67页 |
5.5 人才的激励 | 第67-73页 |
5.6 人才管理各项措施的配合与协调 | 第73页 |
5.7 国内投资银行人才管理中还应注意的问题 | 第73-75页 |
5.7.1 注重从业人员的道德培养 | 第73-74页 |
5.7.2 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 第74页 |
5.7.3 注重团队精神与个体意识的协调 | 第74页 |
5.7.4 加强精神激励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声明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8页 |
附录一 证券公司名录 | 第81-86页 |
附录二 2002年国内证券公司价值量排名前二十名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