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插图目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6页 |
| §1.1 光束传输的研究方法回顾 | 第11-14页 |
| §1.1.1 基尔霍夫公式和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 | 第11-12页 |
| §1.1.2 Collins公式 | 第12页 |
| §1.1.3 光学正则变量和算子形式 | 第12-13页 |
| §1.1.4 矩阵光学方法 | 第13-14页 |
| §1.2 超短脉冲光束传输的研究方法回顾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常数折射率介质中光束的传输和聚焦 | 第16-22页 |
| §2.1 基本方程 | 第16-18页 |
| §2.2 光束传输 | 第18-19页 |
| §2.3 光束聚焦 | 第19-20页 |
| §2.4 举例 | 第20-21页 |
| §2.5 讨论和结论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真空中超短脉冲光束传输的非傍轴修正 | 第22-27页 |
| §3.1 从波动方程傍轴解到波动方程精确解的变换 | 第22-25页 |
| §3.2 真空中任意傍轴脉冲光束的最低阶修正 | 第25-26页 |
| §3.3 讨论和总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相干和非相干的离轴完美厄密高斯光束组的传输特性 | 第27-36页 |
| §4.1 相干和非相干的离轴EHG光束组通过第一级光学ABCD系统 | 第27-30页 |
| §4.2 相干和非相干的离轴EHG光束组的传输参数 | 第30-34页 |
| §4.2.1 M~2-因子 | 第31-33页 |
| §4.2.2 陡峭度 | 第33-34页 |
| §4.2.3 筒内功率(PIB) | 第34页 |
| §4.3 讨论和结论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飞秒非线性光学的最新进展 | 第36-46页 |
| §5.1 基本理论 | 第36-37页 |
| §5.2 超短激光脉冲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37-42页 |
| §5.3 强激光场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及高次谐波的产生(HHG) | 第42-45页 |
| §5.4 总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公开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