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6-19页 |
·我国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现状 | 第6-9页 |
·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 第6页 |
·我国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 第6-9页 |
·我国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模式发展思考 | 第9-13页 |
·数字地球和现代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 第9-10页 |
·可持续发展的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模式 | 第10-13页 |
·未来我国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技术发展方向 | 第13-18页 |
·我国城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阶段 | 第13-14页 |
·“3S”集成技术及WebGIS技术 | 第14-16页 |
·C/S与B/S模式结合应用 | 第16-18页 |
·C/S模式的实用与缺陷 | 第16-17页 |
·B/S模式的先进与不足 | 第17页 |
·C/S与B/S在系统中的结合 | 第17-18页 |
·广州市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现状 | 第18页 |
·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正文 | 第19-66页 |
引言 | 第19页 |
2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新模式 | 第19-43页 |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信息学基础 | 第19-20页 |
·管理学基础 | 第20页 |
·系统科学基础 | 第20页 |
·经济学基础 | 第20-21页 |
·哲学理论基础 | 第21页 |
·主要业务基础 | 第21-29页 |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 第21-24页 |
·森林防火信息管理 | 第24-26页 |
·森林病虫信息管理 | 第26-27页 |
·建立森林病虫基础数据库的方法 | 第26页 |
·建立森林病虫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 第26-27页 |
·林政信息管理 | 第27-28页 |
·城市林业规划信息管理 | 第28-29页 |
·主要技术基础 | 第29-38页 |
·“3S”技术 | 第29-33页 |
·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 | 第33-34页 |
·有线电话 | 第34页 |
·短波通讯 | 第34页 |
·超短波通讯 | 第34页 |
·微波接力通讯 | 第34页 |
·卫星通讯 | 第34页 |
·事故现场的移动通讯 | 第34页 |
·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 | 第34-36页 |
·网络系统集成 | 第36-38页 |
·网络系统集成体系 | 第36-37页 |
·网络技术 | 第37页 |
·主要组网技术 | 第37-38页 |
·广州市林业局网络的应用模式 | 第38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基本模型 | 第38-41页 |
·信息源与信息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基本框架 | 第39-40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基本模型的物理结构设计 | 第40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信息流程 | 第40-41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建设 | 第41-43页 |
·信息网络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第41-42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网络的实现 | 第42-43页 |
3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 第43-65页 |
·城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 第43-44页 |
·概述 | 第43页 |
·应用地概况 | 第43-44页 |
·系统总体目标 | 第44页 |
·网络集成方案 | 第44-46页 |
·网络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网络带宽考虑 | 第45页 |
·网络设备的选择 | 第45-46页 |
·网络拓扑结构图 | 第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开发平台 | 第47-50页 |
·MapInfo平台 | 第47-48页 |
·Oracle数据库 | 第48-49页 |
·PowerBuilder7.0的特点及性能 | 第49页 |
·Java技术 | 第49-50页 |
·计算机硬件设施 | 第50页 |
·系统分析 | 第50-52页 |
·实体生命周期图 | 第50-51页 |
·数据流程图 | 第51页 |
·功能结构图 | 第51-52页 |
·系统设计 | 第52-62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第52-61页 |
·系统的信息采集 | 第53-54页 |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 | 第54-55页 |
·空间数据库数据的设计和组织 | 第55-56页 |
·属性表与属性关系的设计 | 第56-61页 |
·代码设计 | 第61页 |
·代码设计的原则 | 第61页 |
·代码种类 | 第61页 |
·输入/输出设计 | 第61-62页 |
·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系统登录设计 | 第62页 |
·资源数据采集设计 | 第62页 |
·数据维护设计 | 第62-63页 |
·数据查询设计 | 第63页 |
·系统应用设计 | 第63页 |
·帮助子系统设计 | 第63页 |
·系统调试与运行 | 第63页 |
·系统调试 | 第63页 |
·系统运行 | 第63页 |
·系统维护与评价 | 第63-65页 |
·系统维护 | 第64页 |
·系统评价 | 第64-65页 |
4 结论和建议 | 第65-66页 |
Abstract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