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寄生虫抗肿瘤作用 | 第12-15页 |
·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研究 | 第12-13页 |
·寄生虫相关抗原的抗肿瘤作用 | 第13页 |
·寄生虫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 | 第13-14页 |
·寄生虫自身能分泌排泄一些抗肿瘤活性物质 | 第14-15页 |
·寄生虫对机体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性疾病的影响 | 第15-20页 |
·卫生假说 | 第15页 |
·寄生虫成分对动物模型免疫疾病的调节作用 | 第15-16页 |
·目前发现的线虫感染对人类过敏性疾病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寄生虫对机体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作用的分子机制 | 第18-20页 |
·寄生虫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 第20-22页 |
·蠕虫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 第20页 |
·蠕虫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哮喘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免疫介导的炎症的调节作用 | 第20-22页 |
·寄生虫对其他一些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 | 第22页 |
·寄生性蠕虫对血液的抗凝固作用 | 第22页 |
·蛔虫对降低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第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2. 蛔虫体腔液对3T3-L1 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试剂的制备 | 第25页 |
·3T3-L1 细胞的培养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3T3-L1 细胞的常规培养 | 第27-28页 |
·3T3-L1 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28页 |
·MTT 法测定ABF 对3T3-L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3. 蛔虫体腔液对3T3-L1 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2-35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4. 蛔虫体腔液对3T3-L1 细胞分化的作用 | 第35-41页 |
·引言 | 第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试剂的制备 | 第36页 |
·试验步骤 | 第36-37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不同浓度的ABF 对3T3-L1 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 | 第37-39页 |
·前脂肪细胞3T3-L1 分化成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脂肪数量测定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蛔虫体腔液对3T3-L1 细胞 PPARΓ表达的影响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结果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50页 |
·ABF 对3T3-L1 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第48页 |
·ABF 提高了3T3-L1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凋亡 | 第48页 |
·ABF 抑制3T3-L1 细胞的分化 | 第48页 |
·ABF 抑制3T3-L1 细胞PPARΓMRNA 的表达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