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1页 |
·西医对慢性肾衰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流行病学 | 第10页 |
·病因研究 | 第10页 |
·发病机制 | 第10-11页 |
·慢性肾衰进展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 第11-12页 |
·延缓慢性肾衰的西医治疗进展 | 第12-14页 |
·中医对慢性肾衰的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古代中医对肾衰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现代中医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1-27页 |
·病例选择 | 第21-22页 |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1-22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2页 |
·分组方法 | 第22页 |
·治疗方案 | 第22页 |
·观察项目 | 第22-23页 |
·症状和体征 | 第22-23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23页 |
·疗效评价 | 第23页 |
·统计方法 | 第23页 |
·研究结果 | 第23-2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7-35页 |
·补脾益肾、通腑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的主要治法 | 第27-32页 |
·黄芪温胆汤方解 | 第27-28页 |
·现代黄芪温胆汤单味中药药理研究 | 第28-32页 |
·胱抑素C与肾功能的关系 | 第32-33页 |
·本文研究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分析 | 第33页 |
·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分析 | 第33页 |
·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 第33页 |
·Cys C与GFR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安全性评估 | 第34页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