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多氯代有机物的环境问题及研究进展 | 第9-29页 |
1.1 多氯代有机化合物性质 | 第9-12页 |
1.2 多氯代有机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 第12-17页 |
1.2.1 吸附作用 | 第12-14页 |
1.2.2 生物富集作用 | 第14-16页 |
1.2.3 挥发作用 | 第16页 |
1.2.4 生物降解和光解转化 | 第16-17页 |
1.3 氯代有机化合物国内外研究方法概述 | 第17-26页 |
1.3.1 物理法 | 第17-18页 |
1.3.2 化学法 | 第18-20页 |
1.3.3 生物法 | 第20页 |
1.3.3.1 生物降解的机理 | 第20-21页 |
1.3.3.2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 第21-24页 |
1.3.3.3 PCOCs化合物生物降解的强化措施 | 第24-25页 |
1.3.3.4 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分类 | 第25-26页 |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创新点、意义及内容 | 第26-29页 |
1.4.1 研究目的、创新点、意义 | 第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2.1 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29-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3.3 回收率测定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2-56页 |
3.1 辽河沉积物中滴滴涕、林丹和六氯苯在缺氧条件下的共代谢特性 | 第32-46页 |
3.1.1 DDT、γ-666和HCB三种多氯代有机化合物在辽河沉积物中混合培养时DDT、γ-666的缺氧生物降解性及共代谢特性 | 第32-38页 |
3.1.2 辽河沉积物中HCB单独培养与HCB、γ-666、DDT三种多氯代有机物混合培养时HCB的缺氧生物降解动力学的比较 | 第38-40页 |
3.1.3 驯化污泥对混合培养时三种多氯代有机物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0-46页 |
3.1.4 小结 | 第46页 |
3.2 Fe~(2+)对辽河沉积物中DDT、HCB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6-56页 |
3.2.1 外加FeSO_4·7H_2O对辽河沉积物中DDT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7-52页 |
3.2.2 外加FeSO_4·7H_2O对辽河沉积物中HCB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4.1 结论 | 第56-57页 |
4.2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