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综述:量子计算机及其发展 | 第9-25页 |
第一节: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及其发展 | 第9-12页 |
第二节:量子计算机的特点 | 第12-14页 |
第三节: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 | 第14-20页 |
第四节:量子计算机的困难及展望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核磁共振(NMR)用于量子计算之基础知识 | 第25-42页 |
第一节:核磁共振可用于量子计算的原因 | 第26-29页 |
第二节:核磁共振量子计算中态操作的描述 | 第29-32页 |
第三节:量子逻辑门的核磁共振实现 | 第32-35页 |
第四节:核磁共振实验结果的处理 | 第35-38页 |
第五节:核磁共振模拟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有效纯态的制备 | 第42-63页 |
第一节:空间平均法制备有效纯态 | 第43-46页 |
第二节:逻辑标识法制备有效纯态 | 第46-50页 |
第三节:时间平均法制备有效纯态 | 第50-55页 |
第四节:三量子位有效纯态的制备 | 第55-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四章:Grover算法与D-J算法 | 第63-79页 |
第一节:D-J算法及其核磁共振实现 | 第63-73页 |
§4.1.1:D-J算法 | 第63-67页 |
§4.1.2:二量子位D-J算法的核磁共振实现 | 第67-71页 |
§4.1.3:二量子位D-J算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第二节:Grover算法及其核磁共振实现 | 第73-78页 |
§4.2.1:Grover算法 | 第73-75页 |
§4.2.2:二量子位Grover算法的核磁共振实现及结分析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第五章:量子分离付立叶变换(QDFT)及Shor算法 | 第79-92页 |
第一节:量子分离付立叶变换 | 第79-83页 |
第二节:QDFT的核磁共振实现 | 第83-84页 |
第三节:QDFT的核磁共振实验 | 第84-87页 |
第四节:Shor算法简介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六章:超密编码的核磁共振实现及应用 | 第92-102页 |
第一节:量子超密编码(QSDC) | 第92-94页 |
第二节:QSDC的核磁共振实验方案 | 第94-97页 |
第三节:QSDC的NMR实验 | 第97-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超极化核自旋体系的NMR量子计算 | 第102-108页 |
第一节:NMR量子计算机的困难及可能解决的手段 | 第102-103页 |
第二节:超极化~(129)Xe与HCl混合固体用于量子计算 | 第103-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总结 | 第108-11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