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8页 |
一、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渊源 | 第8-19页 |
1、生平述略 | 第8-9页 |
2、主要的史学成就 | 第9-16页 |
(1) 通史研究和著述 | 第9-11页 |
(2) 断代史研究与著述 | 第11-14页 |
(3) 专史的探索 | 第14-16页 |
(4) 史学方法论的探讨 | 第16页 |
3、学术渊源 | 第16-19页 |
(1) 国学的基础 | 第16-17页 |
(2) 时代的熏陶 | 第17-19页 |
二、吕思勉的“历史”观 | 第19-24页 |
1、吕思勉的历史观 | 第19-21页 |
2、吕思勉的史学观 | 第21-24页 |
(1) 作为一门学问的“历史”的定义 | 第21页 |
(2) 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理解 | 第21-23页 |
(3) 关于“历史永远都在重写之中”的观点 | 第23页 |
(4) 吕思勉对旧史学的批判 | 第23-24页 |
三、吕思勉的史学方法论 | 第24-30页 |
1、治史者的知识结构和精神素养 | 第24-25页 |
2、治史三阶段论 | 第25-27页 |
(1) 材料的搜集 | 第25-26页 |
(2) 材料的考证 | 第26页 |
(3) 历史书籍的编纂 | 第26-27页 |
3、重常人,重常事;不知风化,焉知山崩 | 第27-28页 |
4、讲学问不宜预设成见,要以科学的观点为指导 | 第28-29页 |
5、注意学与术之别 | 第29-30页 |
6、提倡中外比较 | 第30页 |
四、吕思勉史学思想的评价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9页 |
表一:吕思勉著作一览表 | 第36-37页 |
表二:已发表的研究吕思勉的相关专著和论文一览表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