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9页 |
·甜高粱研究与利用现状 | 第16-18页 |
·资源与遗传研究 | 第16页 |
·育种研究 | 第16-17页 |
·生理生化研究 | 第17页 |
·甜高粱的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研究 | 第18-19页 |
·植物蔗糖的合成 | 第19-23页 |
·同化产物在叶绿体中的合成 | 第20页 |
·同化产物输出叶绿体 | 第20-21页 |
·蔗糖在细胞质中的合成 | 第21-23页 |
·植物蔗糖的转运 | 第23-25页 |
·植物蔗糖的降解 | 第25-27页 |
·蔗糖磷酸合成酶 | 第27-29页 |
·SPS的结构、分布及生化特性 | 第28页 |
·SPS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SPS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分析 | 第29页 |
·蔗糖合成酶 | 第29-31页 |
·SS的分布及生理生化特性 | 第29-30页 |
·SS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 | 第30页 |
·SS基因克隆和遗传转化研究 | 第30-31页 |
·蔗糖转化酶 | 第31-33页 |
·Inv的种类、分布及特征 | 第31页 |
·Inv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 | 第31-33页 |
·Inv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 | 第33页 |
·电子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 第33-35页 |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7-39页 |
第二章 甜高粱不同节间糖分含量研究 | 第39-53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糖分提取 | 第39页 |
·糖分测定 | 第39-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早熟材料糖分含量 | 第40-42页 |
·中熟材料糖分含量 | 第42-45页 |
·晚熟材料糖分含量 | 第45-48页 |
·早、中、晚熟材料整株茎秆含糖量比较 | 第48-49页 |
·早、中、晚熟材料不同节间含糖量变化 | 第49-50页 |
·糖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甜高粱茎秆糖分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第53-67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酶的提取 | 第53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53-54页 |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5页 |
·不同节间酶活性变化 | 第54-58页 |
·己糖含量与酶活性相关性 | 第58-60页 |
·蔗糖含量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60-62页 |
·总糖含量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62-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甜高粱SPS、SS和SAI基因的克隆 | 第67-87页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71页 |
·甜高粱植株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7-68页 |
·基因克隆策略 | 第68-70页 |
·PCR扩增与克隆 | 第70页 |
·序列分析 | 第70-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82页 |
·Sps3-1基因结构、功能与进化分析 | 第71-75页 |
·Susy2基因结构、功能与进化分析 | 第75-79页 |
·Sai-1基因结构、功能与进化分析 | 第79-82页 |
·讨论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甜高粱Sai-1基因等位变异分析与功能标记的开发 | 第87-100页 |
·实验材料 | 第87-88页 |
·实验方法 | 第88-89页 |
·锤度的测定 | 第88页 |
·基因克隆策略 | 第88页 |
·SAI基因功能标记的筛选 | 第88-89页 |
·统计分析 | 第8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9-97页 |
·Sai-1等位变异分析 | 第89-93页 |
·Sai-1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 | 第93-94页 |
·171份材料含糖量(锤度) | 第94-95页 |
·SBX1标记的验证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100-102页 |
·早中晚熟甜高粱材料不同节间含糖量 | 第100页 |
·甜高粱不同节间酶活性性变化 | 第100页 |
·甜高粱不同节间糖分含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 第100页 |
·SPS基因克隆 | 第100-101页 |
·SS基因克隆 | 第101页 |
·SAI基因克隆 | 第101页 |
·Sai-1等位变异与含糖量功能标记的开发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6页 |
附图 | 第116-131页 |
附表 | 第131-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作者简历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