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金萱在广东茶区的生产适应性及茶类适制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 广东茶叶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2 广东茶叶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广东茶叶生产的优势 | 第11-13页 |
·优越的区域气候环境 | 第11页 |
·丰富的品种资源储备 | 第11页 |
·先进的生产栽培技术 | 第11-12页 |
·有利的区位和市场优势 | 第12页 |
·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渗透 | 第12-13页 |
·广东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品种结构欠合理 | 第13页 |
·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 第13页 |
·产销组织化程度低 | 第13-14页 |
·加工场所条件欠佳 | 第14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4-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金萱在广东茶区的生产适应性研究 | 第18-2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布局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页 |
·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抗逆性、产量调查 | 第18-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种植成活率 | 第19页 |
·植株生长势 | 第19-20页 |
·主要特征特性 | 第20-21页 |
·抗逆性调查 | 第21-22页 |
·抗寒性 | 第21页 |
·抗旱性 | 第21页 |
·抗病性 | 第21页 |
·抗虫性 | 第21-22页 |
·鲜叶产量分析 | 第22页 |
3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金萱在广东茶区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 第24-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7页 |
·试验布局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加工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样品制备 | 第25页 |
·茶多酚含量测定 | 第25页 |
·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咖啡碱含量测定 | 第26页 |
·水浸出物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品质鉴定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芽叶生化成分含量 | 第27-28页 |
·乌龙茶试制 | 第28-29页 |
·加工方法 | 第28页 |
·品质评定 | 第28-29页 |
·绿茶试制 | 第29-30页 |
·加工方法 | 第29页 |
·品质评定 | 第29-30页 |
·生产效益分析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32-36页 |
1 结论 | 第32-34页 |
2 展望 | 第34-36页 |
·良种的选择 | 第34-35页 |
·良种的合理搭配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