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1-18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转让定价税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转让定价及其基本特征 | 第18页 |
·转让定价税制的内涵 | 第18-19页 |
·关联方关系的基本表述 | 第19-20页 |
·税收管辖权 | 第20页 |
·正常交易原则及其优缺点 | 第20-21页 |
·转让定价行为的经济基础 | 第21-23页 |
·内部化理论是转让定价的经济学解释 | 第21-22页 |
·跨国经营普遍是转让定价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22页 |
·各国税负的差异是转让定价产生的诱导因素 | 第22-23页 |
·独立的价格市场存在是转让定价产生的客观载体 | 第23页 |
·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转让定价的主要形式 | 第23-25页 |
·有形财产方面的转让定价形式 | 第23页 |
·无形资产方面的转让定价形式 | 第23页 |
·劳务方面的转让定价形式 | 第23-24页 |
·其他方面的转让定价形式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6页 |
·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工作现状 | 第25-28页 |
·我国外资企业发展现状及其转让定价行为 | 第25-27页 |
·我国针对外资企业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6页 |
·转让定价税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转让定价税制顺利实施的外部环境明显缺失 | 第32-33页 |
·对外资企业转让定价纳税调整的数量和范围较小 | 第33页 |
·国际参与明显不足与可比数据严重缺乏 | 第33-34页 |
·涉外税务机构不健全 | 第34页 |
·预约定价制度不够全面 | 第34-36页 |
第4章 国外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与经验借鉴 | 第36-41页 |
·国外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 | 第36-39页 |
·美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 | 第36-37页 |
·日本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 | 第37-38页 |
·澳大利亚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 | 第38页 |
·印度转让定价税制的特点 | 第38-39页 |
·国外转让定价税制的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综合制定关联关系认定标准 | 第39页 |
·明确规定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 第39-40页 |
·增强转让定价税制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 第40页 |
·加强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 | 第40页 |
·强化对转让定价行为的违法处罚 | 第40页 |
·积极推行预约定价协议 | 第40-41页 |
第5章 改革和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主要对策 | 第41-52页 |
·改革和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税收中性原则 | 第41页 |
·平等互利原则 | 第41-42页 |
·依法治税原则 | 第42页 |
·效率原则 | 第42页 |
·改革和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具体建议 | 第42-52页 |
·完善转让定价税制的立法 | 第42-47页 |
·全面优化转让定价税制顺利实施的外部环境 | 第47-48页 |
·逐步扩大对转让定价纳税调整的数量与范围 | 第48页 |
·努力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国内外的税收情报交换 | 第48-49页 |
·尽快健全涉外税务机构建设 | 第49页 |
·稳步推行预约定价制度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