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风洞试验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PXI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研究任务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任务的提出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13-14页 |
| 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14-31页 |
| ·模型姿态及试验辅助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 ·模型姿态及试验辅助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14页 |
| ·模型姿态及试验辅助系统的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0页 |
| ·模型姿态机构控制 | 第16-18页 |
| ·尾转盘机构控制 | 第18页 |
| ·螺旋桨机构控制 | 第18-19页 |
| ·操舵机构控制 | 第19-20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0-30页 |
| ·模型姿态及试验辅助控制硬件系统选型 | 第20-27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 第31-56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技术 | 第31-35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31-32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技术定义及其特点 | 第32页 |
| ·PXI规范 | 第32-35页 |
| ·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35页 |
| 2 变频调速技术 | 第35-41页 |
| ·变频调速技术概述 | 第35-36页 |
| ·变频调速理论 | 第36-38页 |
| ·变频器几个重要参数的设定 | 第38-40页 |
| ·影响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性能的因素 | 第40页 |
| ·使用变频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1页 |
| ·交流伺服技术 | 第41-45页 |
| ·伺服控制系统概述 | 第41页 |
| ·交流伺服电机的主要特点 | 第41-42页 |
| ·交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 | 第42-43页 |
| ·对转桨装置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 第43-45页 |
| ·PLC控制技术 | 第45-55页 |
| ·PLC概述 | 第45-46页 |
|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6-50页 |
| ·PLC控制程序设计 | 第50-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6-73页 |
| ·控制软件总体结构 | 第56-57页 |
| ·控制软件开发平台 | 第57-59页 |
| ·LabWindows/CVI与虚拟仪器技术 | 第58页 |
| ·LabWindows/CVI的主要功能 | 第58-59页 |
| ·控制程序对各控制卡函数库的调用 | 第59-61页 |
| ·控制程序对各控制卡函数库的调用 | 第59-60页 |
| ·控制卡函数的调用 | 第60-61页 |
| ·控制系统与风洞主控系统网络通信的实现 | 第61-66页 |
| ·TCP网络协议 | 第62-63页 |
| ·LabWindows/CVI中的TCP函数库 | 第63-64页 |
| ·通信程序的实现 | 第64-66页 |
| ·控制系统软件的功能 | 第66-71页 |
| ·软件功能分配 | 第66-67页 |
| ·软件模块划分 | 第67-69页 |
| ·程序总体结构 | 第69-71页 |
| ·软件运行设计 | 第71页 |
| ·控制系统软件的特点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模型姿态及试验辅助控制系统静态调试 | 第73-78页 |
| ·控制系统静态调试 | 第73-77页 |
| ·变频器外围及其参数调整 | 第73-74页 |
| ·姿态角定位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 | 第74-76页 |
|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76-77页 |
| ·静态调试结果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动态调试及风洞试验 | 第78-81页 |
| ·动态调试 | 第78页 |
| ·标模测力试验 | 第78-79页 |
| ·试验内容 | 第78页 |
| ·数据测量采集处理 | 第78-79页 |
| ·试验结果 | 第79页 |
| ·动态调试与风洞试验结论 | 第79-8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