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审计中介及其犯罪情况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审计中介概述 | 第10-12页 |
一、审计中介的定义 | 第10-11页 |
二、证券市场中审计中介的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现状、特点及其社会危害 | 第12-17页 |
一、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现状 | 第12-13页 |
二、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特点 | 第13-15页 |
三、证券市场中审计中介犯罪的社会危害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审计中介科以刑事责任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审计中介犯罪的认定:构成要件研究 | 第19-35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之行为认定 | 第19-23页 |
一、审计中介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研究 | 第19-22页 |
二、审计中介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的行为研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审计中介犯罪之主观要件分析 | 第23-27页 |
一、证券市场审计中介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故意分析 | 第24-25页 |
二、证券市场审计中介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之过失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审计中介犯罪之主体要件分析 | 第27-32页 |
一、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中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界定 | 第27-29页 |
二、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中形式主体与实质主体的区分 | 第29-30页 |
三、合伙制审计中介组织能否成立单位犯罪 | 第30-31页 |
四、“过失”支配下审计中介单位犯罪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我国审计中介犯罪之情节严重的认定 | 第32-35页 |
一、现有“情节严重”适用的思考 | 第32-33页 |
二、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合理设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相关问题研究 | 第35-42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形态研究 | 第35-38页 |
一、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形态存在的可能性 | 第35-36页 |
二、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形态的具体认定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罪数研究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各国(地区)审计中介犯罪及美国《萨班斯法案》对我国的借鉴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各国(地区)对证券市场审计中介犯罪的规定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审计中介犯罪前沿变化:《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 第43-47页 |
一、《萨班斯法案》出台背后: 亡羊补牢 | 第44-45页 |
二、《萨班斯法案》具体内容:重典治市 | 第45-46页 |
三、《萨班斯法案》对规范证券市场的意义:苦口良药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审计中介犯罪定罪量刑的借鉴 | 第47-51页 |
一、借鉴国外法律的必要性 | 第47页 |
二、对审计中介犯罪刑事责任承担的借鉴 | 第47-49页 |
三、对审计中介犯罪认定方面的借鉴 | 第49-50页 |
四、对审计中介犯罪量刑的借鉴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