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10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概述第10-18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语义辨析第10-12页
 第二节 观点聚讼及其评析第12-18页
  一、观点聚讼第13-15页
  二、各观点评析第15-16页
  三、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科学界定第16-18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构成之探析第18-27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外在特征第18-24页
  一、民事审判程序中的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外在特征第18-22页
  二、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外在特征第22-24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内在特征第24-27页
  一、民事诉讼欺诈犯罪行为内在的欺诈性第24-25页
  二、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内在的攻击性第25-27页
第三章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定性第27-46页
 第一节 境外对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之争第27-30页
  一、国外及我国澳门地区对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制第27-29页
  二、国外刑法理论界对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之争第29-30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司法控制的判例解读第30-34页
  一、对民事诉讼欺诈案件以诈骗罪论处第31-32页
  二、对民事诉讼欺诈案件以妨害作证罪论处第32页
  三、对民事诉讼欺诈案件以帮助伪造证据罪论处第32-33页
  四、对民事诉讼欺诈案件按犯罪主体身份具体适用刑法第33页
  五、认为不构成犯罪,按妨害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给予处罚第33-34页
 第三节 我国对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之争第34-39页
  一、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定性—从犯罪目的特征入手第34-37页
  二、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定性—从犯罪手段特征入手第37-38页
  二、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欺诈犯罪无罪论第38-39页
 第四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之我见第39-46页
  一、我国刑法学界对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的主要观点评析第39-44页
  二、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定性之我见第44-46页
第四章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刑法规制前瞻第46-57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欺诈犯罪的立法完善第46-50页
  一、国外刑法立法经验借鉴及评价第46-47页
  二、设置特别条款重典惩治第47-48页
  三、"民事诉讼欺诈罪"条款的解读第48-50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欺诈罪司法适用中的相关问题第50-57页
  一、民事诉讼欺诈罪涉及间接正犯情形的认定第50-51页
  二、民事诉讼欺诈罪涉及单位共犯情形的认定第51-53页
  三、民事诉讼欺诈罪涉及身份者与非身份者共同犯罪情形的认定第53-55页
  四、民事诉讼欺诈罪的牵连犯认定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完善
下一篇: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